文|冬少爷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上书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部分内容。“恢复汉室,统一天下”是诸葛亮的毕生所求,可惜最终未能如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诸葛亮是如何“规划”自己人生的。
关于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个人认为是站不住脚的。郭嘉是真有才华,诸葛亮也不是吃素的。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本领。所以郭嘉是生是死,是在还是不在,卧龙迟早都会出山。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其实在他的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或者早就规划好了。
曹操帐下谋士如云,良将如雨,可谓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如果诸葛亮选择曹操,难有较大的作为。孙权占据江东,经过父兄两代人打好的基础,还有一帮忠心耿耿的能臣辅佐。如果诸葛亮选择孙权,很难融入江东集团的核心圈子,更不用说出谋划策了。
刘备有“皇叔”之名,更能聚拢人心,且出师有利。既有关羽,张飞这样独挡一面的大将,也有争夺天下的雄心。最重要的是刘备实力最弱,求贤若渴。此时诸葛亮选择刘备,必能得到重用。《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对刘备的最后考核,刘备深知其中缘由,所以礼贤下士。二人都有“恢复汉室”的壮志,自然一拍即合。
明主已经找到,接下来就是如何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及自己的后方大本营,然后群雄逐鹿,夺取天下。《隆中对》是诸葛亮送给刘备的见面礼,也是他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如果真的如他所规划的那样,恢复汉室的夙愿极有可能完成。
这份富有战略眼光的规划,概括起来为八个字:孙刘联盟,共抗曹魏。赤壁之战是这份规划的良好开端,夷陵之战则成了最后无法言语的伤痛。经此一役,可以看出双方的互不信任,以及各自心里的“小九九”。不管后来诸葛亮如何努力的撮合吴蜀联盟,都是徒劳无功的。
选择一个值得跟随的明主,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规划。经过深思熟虑,层层筛选,他找到了刘备。《隆中对》是他对时局最精准的分析,也是他人生的第二份规划。《赤壁之战》是他规划的开始,《夷陵之战》是他规划实际的提前结束。《六出祁山》是他人生的第三个规划,也是竭尽全力的最后一博。他的理想是恢复汉室,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以输赢论英雄,用在诸葛亮的人生里,真是恰到好处。单凭结果而言,他输了,输的悲壮,输的可惜。若就他的人生而言,他赢了,赢得让人感动,让人敬佩。他一直在努力规划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他的伙伴们先后离他而去,他的未来越来越渺茫。他还是像当初一样,从未想过放弃,也未曾走过悔恨。就连他的敌人,也把他当成最尊敬的对手。
人生是否需要规划,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无论规划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没有规划的人生更简单,更自由,也更轻松。有规划的人生更有拼劲儿,更加努力。因为不管是什么阶段,我们总有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去拼搏。
二零一七年即将结束,辩论咖年度征文也将完美收官。关于《人生是否需要规划》,我已经写了两篇原创文章。在“需要”与“不需要”两个不同的观点,来回不停的切换,进行不同视角的分析和论述。上一篇讲述的是(人生不需要规划),今天这篇是(人生需要规划)。不知道你从我的文字里,从诸葛亮规划的人生里,学习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对你是否有正面的影响,欢迎正在阅读此文的你,留言评论哦。
辩论咖年度征文:人生是否需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