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之隐逸,从何而来?陶渊明予之。
因此,菊花课程一结束,马上陶渊明的生平与精神,就通过他的诗句,在我们的灵魂中烙下。
的确,正如我们读的那篇文章中所说,陶渊明在小时主要受到两个观念的影响,且这两个观念伴随了他的一生,那就是儒家思想(以天下大事为己任) ,以及万事顺其自然。
前者让他有担当,去做官;后者让他悠然、淡泊地生活处事,因而成为隐逸的象征。其实,也可以说是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陶渊明与陶潜。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不管是写诗还是待人,皆是悠然自得,顺其自然。也许当时周遭的环境不能如他所愿,但他用一颗明亮的心看待世界,所以他眼中的世界也就明亮起来。他所有的诗句都在隐隐证明这点,我最爱他的《杂诗》其一:
杂诗 晋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再次想起“不如怜取眼前人”,是啊,散了就散了,乱了就乱了,何必在意?珍惜当下,来了的要珍惜,去了的就让它去吧……
生活在晋时的乱世,仍能留住本心,做到超脱世俗,也许这才是最难的吧?
陶渊明会不会就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原型?不过书中重塑固然简单,真的活出自己的人,又有几个?
如尘土一般,人们随风漂泊着,望向窗外,便看到秋天的叶,一片一片,落了下来。读到最后一首,《挽歌》其三,当时陶潜的生命,也马上就要像这落叶一般飘落了吧?《挽歌》里,记下了陶潜对死亡的看法,“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他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实行了他的生之道,回归自然。肉体与自然一同永恒,精神则与诗歌一同永恒。
他,无疑是落叶中最独特的一片,因为他在落下时也仍舒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