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信任一直都在,又何须誓言?
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改变自己——因为最后只有做自己才能赢得信任。 —— 王尔德
关于信任>
信任是什么?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敢于相信与托付。
我们每个人在这世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将与他人有所联系。大抵来说,信任也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维系的一种情感关系。一般是由我们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处世态度、心情好坏或者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信任的程度也与当下的心理活动有关。不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危险之中,对对方都会有一种正向的期许。
卢曼说,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世事变迁,商业科技时代林然崛起,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信任感缺失的年代。信任逐渐变成了一种模糊而复杂的概念,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这两个字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现代社会中大都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生活不断商业模式化,支付宝,共享经济下,渐渐形成了消费“信任”的时代。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信任的重要性。
于信而言,在古时便有立木为信和烽火戏诸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例。
一个在春秋战国,商鞅谋求变法之时,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发生过截然相反的结果,那就是众所周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烽火戏诸侯,却在五年之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有信,一字千金,国强势壮;一个无信,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而在今天,就在刚才,看到中青报上一则令人愤然的报道:2015年开始,北京市数十位老人陆续遭遇这样的骗局,他们有的失去了自己的房产,有的背上了巨额的债务。虽不乏利益诱惑,但更多的是因为情感心理引起的盲目信任,而导致的恶劣结果。这也说明信任他人就意味着必须承受易受对方行为伤害的风险。
信任的缺失对于社会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誓言>
当信任消失了,才开始有了誓言。
只是,誓言,终是有口无心,说出来的 不过是一种精神盘结的枷锁。
…… ……
在《我的前半生》里,当凌凌出现,陈俊生终于忍不住提出离婚的时候,罗子君一边苦苦挽留,一边回忆当初:“我们结婚十年了,你当初向我许诺过,说过要养我一辈子的。”可见,誓言就是一朵美丽的谎言,终抵不过风雨和时间。
也许,一个人信任一个人需要很多年,可是瓦解只需要一瞬间,对于背叛者再无信可言。
多年过去了,还记得《还珠格格》里的那一句: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一等便是一生。一朝相离,再也不见。谁也没有许谁一世的承诺,我信任你,自然等待,等到秋叶泛黄花又重开,人,却迟迟未归还。
薄凉尘世,只能说不望天长,不盼地久。
但愿每一场遇见,都是一份真诚的信任相待。每一个人都不再需要任何轰轰烈烈的誓言。
经典语录>
每个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