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国产精品剧《琅琊榜》好评如潮,演员演技在线,制作精良,连剧中人物的礼仪都能掀起人们的讨论。《琅琊榜》剧组虽然是由架空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但在礼仪上却一点也不马虎。据传,为了礼仪的合乎规矩,剧组特地找来专业的礼仪指导老师来指导演员的礼节。
古代的很多礼节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被抛弃,但还有一种礼节则一直延续了下来,那就是“拱手礼”。直到现在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常常能看见人们用拱手来表达自己的祝福。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生活中最常见的“拱手礼”。
拱手礼,始于上古。最先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论语》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友好。
古代的拱手礼非常繁复,规矩甚多,不仅男女行礼的方式不同,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方式。
古代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有节奏的晃动。左手掌心平张,向下压住右拳,叫“拱”,正对胸口,不高于颚不低于胸,平臂行礼,此乃“王者对揖”、“时揖”、“平揖”;平辈行礼,左手手心向内,贴于胸口下,直身行礼,此乃“士揖”、“下揖”。上位者还礼,双手平伸,指间交错,左手在外,两掌心向内,双臂前伸如抱一环,举手至颚,欠身行礼,此乃“天揖”、“上揖”。向长辈行礼,手势直身举手过额,此乃“帝揖”,过去为祭祀用礼,后来被用来向皇室和宰相行礼,后则专为向长辈或尊者之礼.
双手抱拳,左手抱住右手,平身行礼,此乃“武揖”,为周朝军礼,后为习武者专用。因此,也只有“武揖”才是两手抱拳。除此常见的手法,还有“侧揖”、“旁三揖”、“旅揖”。拱手时,一定是用左手扶抱右手。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问候几句。
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为阴,尚右;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时,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所以,一般男子施礼,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之间保持双方认可的距离,来达“敬”意。
现在握手礼成为世界通用的交际礼仪,中国的拱手礼也逐渐被取代,但是,中国的拱手礼相较握手礼有两点优势。
一、避免发生身体接触。握手时和对方产生身体上的接触,对方手的状态非常影响人的观感,手上有汗,对方尴尬;手太粗糙,对方的“手感”也不好;而如果对方的卫生习惯不好,更是会有得传染病的可能。
二、拱手时间取决于自己
握手时常常会产生这样一种尴尬,那就是“敌不动我不动”。对方没有表示想要放手的状态,自己强行抽离常常会让对方陷入尴尬。而且有被动伸手、任人宰割的感觉。而拱手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拱几秒,完全取决于自己,跟对方关系密切,多拱几秒,关系不好,草草了事即可,完全不会陷入到被动伸手、任人宰割的感觉。
握手礼作为通行的国际交际礼仪,已经成为人们见面的普遍礼仪,拱手礼却因其特有的涵义,只是在朋友或较为熟悉的人碰面时,才会觉得属自然而又优雅的礼仪。拱手礼不仅最能体现国人的人文精神,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但讲究太多,礼仪太过繁复可能是拱手礼逐渐被年轻人抛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