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有一次感慨:“我们现在早睡早起,吃点粗粮瓜菜,不喝酒少吃肉,菜淡油少,是不是过得像个和尚?”
我不知道和尚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但是佛教的清规戒律还是有所耳闻,自然是比我们的生活清静多了。我有时候也会琢磨一下,为什么佛教要制定那么多清规戒律?想来除了磨炼意志、显示诚心,更重要的是用一种清淡的生活方式,戒除物质的纷扰,然后才能专注内心,悟到至上真理吧。佛祖释迦摩尼,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雨季安居、云游乞食,生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内心却丰富到不能再丰富。
除佛教外,似乎其他宗教也都提倡简单的生活方式,戒除奢侈喧哗的生活。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应该算做一个解释。五彩缤纷色彩艳丽,让人眼花缭乱,反而失去了对于色彩的感知;制身于汹涌喧闹的音乐中,听觉反而变得迟钝;同样,日日煎炒烹炸,浓油重酱,香咸甘辣,其实损伤了味觉。吃麻辣火锅到最后,往往吃肉吃菜都是一个味儿;反而是清粥小菜,可以让味觉变得灵敏,慢慢的能品味出食物本身丰富的层次和质感,这是一个道理。
生活简单一点儿,未必就没有滋味。
坚持了将近一个月的清淡饮食之后,味觉变得特别灵敏,对于食材的要求,也变高了。质老腐败的菜,吃起来苦涩难咽,吃一次就绝对不会再想吃第二次;饲料和各种不明物质催出来的鸡肉和鸡蛋,有一股腥气味,简直不能容忍;加过甜味剂的主食,尝不到特有的粮食香味,反而觉无味……这时候,味蕾成了健康饮食的第一道关口,可以拒绝掉很多问题食品。这大约就是所谓的淡极始知真滋味,是一个更高的层次的味觉体验,在酸甜苦辣咸之上的。
我现在依然记得,第一次减肥时,每天下午喝的青菜海带豆腐汤,那味道真是非常的鲜爽美味。以后试过用同样的原料自已煮,却总不复记忆中的味道。倒是最近,随便往锅里扔片萝卜,揪点青菜,做出来的青汤,也觉得很好喝。很多记忆中的味道难以寻觅的原因,不在于材料,而在于已经变化的味觉吧。
拥有一个可以喝淡汤却觉甘美的味觉,其实也蛮幸福的。
将近一个多月,我们坚持的生活方式,也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无趣无味,反而是乐趣多多。每天吃的饭让胃和身体都很舒服,有足够多家人团聚的时间,没有喧闹,安宁平和。虽然稍稍有点与众不同,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的生活方式,原本就不需要与他人相同。
生活方式不能放任的随波逐流,而是要找适合自己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期,每个人对于变化的适应程度不一样,所以步调也不应该一样。我想起爷爷一辈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以素食蔬菜为主,每日行走在田间地头,劳动一会儿,休息一会儿,看看虫草鸟兽,听听风吹草动。从这样的生活,突然就变成水泥房、格子间,一天在座位上八九个小时,出门有车,上楼有电梯,餐餐鱼肉奶蛋,呼吸着满是污染的空气……总是太快了吧,身体需要有一个过度的时间,心灵也需要。不要赶,听从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声音,用自己舒适的方式,慢慢走,也许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莠子原创,陪孩子减肥三十一天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