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社交”一词一直是人际交往的重头,尤其大学、工作期间,它的作用被推崇的异常重要。
2016年,全网被一张图片刷屏,这张图片暂且称它为“牧羊人与砍材夫”。牧羊人和砍材夫坐在地上闲聊,日落,牧羊人驱赶吃饱的羊回羊圈,而砍材夫背着空空的竹篓回家。“牧羊人的羊吃饱了,可你的柴呢?”这一张图引发出了一个新的词语——“无效社交”。
简单来说,社交分为两种:无效社交、有效社交。
顾名思义,无效社交是在生活、精神、感情、工作都无法为自己带来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而有效社交则指,与社交对象交谈的过程中可满足自身需求,建立社交后,可以转换、提升自己的社会角色。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利益互换”。
回想一下你的交友过程,首要因素就是话语上的共同点,通过与社交对象的交谈,探索到了自身的盲区;或者,通过与社交对象的交谈,自己内心得到极大放松,并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当社交对象满足内心需求后,会过渡到下一阶段,也就是深度交往。
深度交往最简单的表现就是——长期合作,当你们第一次交谈后,彼此感觉良好,会考虑下一次的约饭、约电影、约逛街、约游戏……不同的社交对象,在地点选择上会有一定的区分。当你们经过长期的“利益互换”后,就会确立稳定的关系,这时,你的大脑会自动将社交对象分类。
举一个有关有效社交的简单例子:学生时代,一般有两类人的朋友较多:学霸和性格开朗的人。
与学霸的交往过程中,所互换的利益是:学霸为普通学生提供知识,普通学生为学霸提供愉悦感;与性格开朗的人交往时,所互换的利益均是话语、行动上的愉悦感。以上这两种社交,都是由“利益互换”组成。有时,这一“利益互换”过程可有微小的差距。既:较强的一方,为社交对象提供的有效内容较多,而较弱的一方,则为对方提供的需求少。但一旦这个“利益互换”失衡,付出多的一方,会结束这段社交关系。
反观无效社交,当你在与社交对象的交谈过程中感到费时、不安、不愉快时,这个社交极有可能是无效社交。
比如,工作中小A经常和小B吐槽自己工作的不顺畅,领导的不豁达,以及自己危险的处境……小B在交谈过程中感到浪费时间,并产生内心不安、浮躁等心理情绪,从而影响一天的工作效率。谈话结束后,小A将苦水倒干,而小B不单单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因为小A口中的工作处境,担心起自己的工作现状。很明显,这就是无效社交。
除以上两个直观的社交类别,还有一种有效社交向无效社交转换的行为。简言之,曾经的愉悦变成如今的无奈。而这一点的表现则是:昔日的好友,因为工作环境的变化,导致双方共同话题减少,“利益互换”行为减少,影响社交关系。这时,一旦出现新的社交关系,满足了个人需求,就会直接导致之前的社交关系的结束。
有时,这种转换后的社交关系,由于之前的“情”,并未彻底结束,偶尔会通过网络聊天维持大脑对这段社交的回忆,而这种社交关系,可称为“半存在”社交。
细看以上三种社交关系,有效社交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半存在”社交的影响行为,根据时间判定结果;而无效社交正在无意识间侵蚀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