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让你牵挂的事或物,越让人留恋。
如果能早点发现让你爱不释手的事情该多好,还记得大学时期每次到图书馆那种让人欢愉的心情,走出去时全身充满力量。
每当自己落寞时,翻几页,心便会慢慢的沉淀下来,慢慢的找回自己。不再孤独。
每当自己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存在感时,看到里边的内容,看到感同身受的文字,便找到安慰。
每当自己因为烦心事难过时,走进图书馆,置身其中,便会缓和一点,即使大概翻阅,也会觉得幸福。
这种感觉好像,呆在你喜欢的人身边,即使不说话,也会觉得温暖而踏实。
最近一段时间,忙到没时间思考,心里一直惦记着每周一更新的公号。每次静下心敲字的时候,心便是最安静最踏实的时候。佩服那些能坚持写作的人,越来越觉得,即使是你擅长的东西,不坚持,搁置一段时间也会生疏的。有时候越是无效的忙碌,等到闲下来的时候,那种落寞感会包围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不提倡无效的忙碌。碌碌无为会让人迷失自己。一切应付,不走心,看起来很忙的行为,都是心灵的摧残。
特别是大学的时期,看到书便会让我爱不释手,能静下心去阅读,仿佛发现了崭新的世界,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是很难得的。现在也会偶尔买书,能持续的专注很难得了,真的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是书改变了我的心态,让我变得豁达,不再那么狭隘。是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没有看到过的世界,是书让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在决定写文章后,每周的坚持,让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而且心里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这大概便是喜欢的力量吧。喜欢,会让一件事变成你的信仰。开始之后,发现的我的生活状态也在慢慢改变了,相信每天抽出空余时间来做这件事会是更好的效果。我没有把它当成一种目的,而是,不做这件事,心里便会不舒服。成了我的牵挂。
在大学之前,只记得高中的时候,同学拿了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边优美的文字让我喜欢,每当听课听的比较疲惫的时候便会翻几页,仅仅这一点便会让我调整一下状态。在那之前很少接触过丰富的书籍,仅有的作文书。高中时,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也只有杂志,那时候被教育的思想是看一点课外书便会像是做错了事。每天最多的就是做题,听课。
唯一的一位高三的语文老师,经常在课上提倡我们多读书,对自己很有好处。那时候不知道多读书是什么感觉,在他的课堂上也没有那么死板,总是找一些写的很好的文章让我们阅读,赏析。记得他说过,要不是教育的规定,课堂上全部的时间让我们用来阅读。一直到现在都会认为小地方的教育弊端,让多少人活在一个封闭的精神世界里。
还记得高中毕业后,拿着被赠的新华书店的购书卡,去挑选书的心情。一句“没事,多读点书吧,太无知了你.....”像在劝说一位病人。是的,不堪回首那个固执,歇期底里,呆板,封闭而又糟糕的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的调整自己,寻找自己,没事就去图书馆,翻阅各种各样的书。慢慢的发觉,我的心变了,真的变了。放开了,不再那么纠结沉浸在一件事里出不来了。变得明朗了,不再总是那么阴郁了。懂得珍惜,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学会好好的去爱自己了。
我时常说,那时候不管遇见谁,都不会有好结果,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做的很好。糟糕的自己,配不上好的事情。也许,每个人都会这种阶段,从不成熟到成长的过程,很怂,很糟糕。
只有找的对的自己,才会过上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好的Mr.right。珍惜身边的他,珍惜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没有怨恨。
每个人都有自己很难克服的弱点,有的人生来没有别人漂亮,靠化妆美饰自己。有的人生来没有别人流利的口才,靠不断的磨练,越讲越顺口。有的人,生来性格比较忧郁,处处碰壁,不断的调整心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每个人都会偶尔犯病,情绪疾病,有的人喜欢听音乐调整心态,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看书,有的人靠跳舞来发泄情绪,有的人喜欢跑步,大汗淋漓,发泄情绪。
但愿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想到它,便会让自己细胞激活呼吸的事情。在自己犯病时,拿来治愈的良药。而且终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