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两个来月了,我也赚到自己的第一笔工资以外的收入,靠投稿和赚取各大平台的广告费,我在2个月赚取了1万元。在这条自媒体运营的路上,我有很多迷茫,也经常想要退缩,想要突破自己的瓶颈,实现稳定的收入,路到底在何方?我几乎没有一天不思考这个问题。
各类大神给的思路很多,有咪蒙的《教你月入5万》,还有写作老师的《靠写作实现月入10万》。不是说这些不好,但对很多人来说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看的到却摸不着。
今天我只想介绍一位我很喜欢的自媒体老师凯哥的思路,加上一些我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大家一起在斜杠小青年的路上继续狂奔。昨天凯哥的推文《凯哥自媒体:如何通过打造个人品牌,年赚百万?》让我深有感触,此文只有干货没有鸡汤,只有期待没有鸡血。
想要继续在自媒体上发展,只有一个选择,打造自己的品牌。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曾经说过一句话: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
打造出个人品牌不管是在大的互联网世界还是小的职场中,都是个人脱颖而出的有效方式。做自媒体的小白们这么多,人家凭什么点开你的文章,关注你的公众号?凭什么参加你的写作课,付费接受你的辅导呢?
因为你在他们心目中是专家,可以给他们一些自己琢磨不出来的道理、知识或思路。有了个人的品牌,就有了更低的认知成本、更好的信用背书、更好溢价、更多的话语权。
在现在的起步阶段,还没有超级用户的情况下,我们最最关键的仍旧是先去吸引流量和粉丝。
怎么开始打造个人品牌之路呢?
1、定位。
找准一个自己感兴趣,听起来高大上,并且擅长,最好是有一点基础的领域,再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之路。
打造个人品牌是有一定的技巧,但势必是需要一段时间去实践,去坚持,如果兴趣不大,只是看到某某牛人运营的比较好,就盲目去尝试,只能是仓促然后匆匆收尾。
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找准自己的定位,就像找职业定位一样。我推荐美国职业规划师理查德在《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一书中阐述的七个故事法。找到自己最喜欢使用的可迁移技能什么,再根据天赋去给自己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定位。
我在开始自媒体之路的时候连有哪些领域都不知道,慢慢的我知道了,就是在公众号、今日头条和百家号的文章写完以后,让你选择的那个下拉框。
2、在一个大的领域中进行细分,越细越好。
现在自媒体的人这么多,牛人也这么多。每天早上起床后,我看到各路大神更新的无比精彩的推文后,我就开始无限的焦虑,陷入了深度的自我怀疑中,我能竞争过他们吗?我是这根葱?
后来我听了罗胖的跨年演讲,在大者愈大、强者恒强的时代,后上车的这些人也还有机会。
在大格局下关注小浪潮,找准自己的精准客户。比如我是做职业规划的,我打算继续细分,我的超级用户来源是大学生?金融行业的初入小白?工作3-5年的急需晋升的人士?工作5-10年还是基层的老鸟?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妈跟我说,一个远房表哥在深圳发财了,资产上千万。他开了一个小厂,只生产一个产品:大脚趾的矫形器。他在产品在市场所向披靡,因为没有多少厂家做这个……但是市场确实有不少的需求。
3、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专注,就是在1厘米的地方深耕1000米。
我看过很多职业规划的书,都指向了一个观点:找到合适的职业,并扎进去,做5年以上。现在这么多人在教写作,在教做自媒体,也许这个风口等不了我们5年了,但是立马就想月入1万是真的不现实。我也算是摸索了两个来月了,靠给公众号投稿,赚取广告费,赚了1万元。我做梦都想早日成为砖家,用钱把自己砸晕啊。
到底该怎么快速的成为专家呢?我几乎每天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看行业的经典书籍,认真看,把自己看到感动为止。多看,兼容并蓄。
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各大付费学习的语音、视频的牛人们的观点,都来自于这些国外的经典专业领域的书籍。举例,管理学大师这几人彼得•克鲁克、查尔斯•汉迪、大前研一的各种管理学著作。
一类牛人,看懂了,运用到培训上,变成了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大师,改变了无数企业家的思维,比如刘一秒。一类更牛人的,看懂了,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上,为自己的企业带来了质的变化,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比如海尔的张瑞敏、太平人寿的郑荣禄。
阅读可以明智,阅读可以静心,阅读还能赚钱啊。放下跳一跳小游戏,一起来阅读吧。
2)搜集领域内的100个问题,针对每个问题写出300字以上的答案。
这个100个问题和解答足以支撑我们就该领域写出各式各样的文章。100个问题不仅需要进行归类,还需要进行关联。当出现某个社会热点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库中随机调取出这个热点关联了我们的哪个问题。万变不离其宗,一个领域讲来讲去都是这些问题。
另外,在收集问题答案时,还要一并收集适合这个的理论点(某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金融知识点),某某经典著作里的语句,某某真•大师的话。第一,我们可以慢慢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第二,极大的提升自己文章的逼格。
3)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练习,形成心理表征。
找到了想深入的领域后,列出成为专家的能力树,需要哪几个大方向的能力,大方向又需要哪些小方面。针对这个能力树,我们从它的最末端的一片树叶开始,通过输入(学习经典)、输出(写作)、思考(做笔记、写小片段、语音思索、灵感记录)不断进行循环的练习。
直到我们具备了专家的特质-心理表征,随机调用自己的知识库,随时连接各方面的问题和答案,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
4、在定位上还有一个技巧,跨界。
致力于自我成长的小伙伴不能错过的这本书《穷查理宝典》,在书中巴菲特的亲密伙伴查理·芒格就大力呼吁,学科应该是没有界限的,教育应该注重多个学科之间的交融,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应当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巴菲特和查理正是因为成为了各大学科的通才,才能在投资领域几乎无败绩。在各个学科知识的影响下,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足以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出恰当的选择策略。
有一类人做自媒体特别有优势,就像金融界教写作的Spenser,就是比单独写作老师受欢迎,因为思路更开阔,方式更清新。
不过不要急,对于我们这种小白来说,慢慢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接触,多学习、注意方法,有规划即可。
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除了钱,你还要点别的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我想送给自己。开始写作,做自媒体,为了钱吗?是也不是。
有外快当然是高兴的,也是激励的、外在驱动。我更多的看到了自己在做自媒体的两个多月后自信了很多很多。
通过大量的阅读,我想通了很多以前纠结到不行,认为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人生的问题。任何你以为玄妙的领域其实都有规律可寻,比如感情。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我的眼界和心胸都开阔了。通过写作,我在职场有了更好的辨识度。我可以轻松一小时写出2000字,别人行吗?
不过千万不要羞于谈钱,我们都在说变现,说的是能力变现啊,把能力修炼起来,掌握方法,多看凯哥公众号,总会变现。
有一句鸡汤,我没事就喝两口: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最后用罗胖的观点,送给我和你:启动自己的算法,重复它,加强它,这种力量一定会给我们足够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