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背景说明下哈:
此文归纳的内容,都来自书中,作者的思维呢,又是行云如水。
作为一个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的我来说,去整理归纳有些小难度。
但,我已经是尽力了,大家先看下归纳出来的内容,想细致了解的朋友们,再去找书来看,或者去喜马拉雅里搜“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有好多热心的人把这本书读出来了。
这些热心人也包括我,读到第五章了,作者是“珍子麻麻”那个,就是我。
你们自己试听下,觉得哪个声音听起来舒服就听哪个吧。
上篇说到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其健康独立的人格
关于健康的人格,书中是这样描绘的:
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呀!”
看完上面关于健康人格的描绘,有没有这样的感慨呢?
是的,就像这世间所有的真理一样,都浅显易懂,但又极其容易被人所忽视。
好吧,言归正传,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或许问题的答案,我们已经猜到几分,但还是听听阿德勒先生是怎么说的。
鉴于我现在是转述者,我就写我自己理解到的内容。
回忆的过程中,脑海里冒出几个词汇:
人格统一体,自卑感和优越感,社会情感
就是这三组关键词,形成一条主线,描绘出一副完整的人格图景。
***人格统一体***
每个人的人格,包括他的目标、他为达到这目标的努力方式,决定了他一整套的生活方式。而这个生活方式即人格,在一个人的早年业已形成。
这样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他对事物的理解方式、感觉方式和对事物做出的反应,无不以此生活方式为依据。
这样一种从一而终的人格,也成为人格统一体。
人格统一体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上,而是建立在一个人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
因此,人类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一样事实的世界,但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
每个人根据他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他的看法有对的,也有不那么对的。
所以,我们在观察一个孩子的行为,尤其是错误行为时。
我们需要了解到,人的行为是由个人的人格统一体发动和指引的。
就好比一首曲子中的单个音节,要知道这个音节的具体意思,必须结合整首曲子来看。
要调整具体行为,也必须先看清他的人格统一体。
***自卑感和优越感***
人的成长的根本事实是,人的精神心理总是强有力地朝着伟大、完美和优越发展。
目标是无意识形成的,但目标却无时不在。
引发追求完美的动机是所有儿童都有的一种内在自卑感。
个人处境的改善导致自卑感的减弱,这种行为叫做心理补偿。
改善处境这个行为,也可以称之为,追求优越感。
因为自卑感,而追求优越感,这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能持续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于,人们对自卑感的补偿程度,或者自卑感过于严重,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发展一些心理特征以作心理补偿。
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这些最终改变不了现状,仅仅只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但却拉大了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
举个例子:
一个孩子,入学前,他是家里的焦点,入学后,不再是众人的焦点。
前面说过,每个人的行为都由他的人格统一体在驱使,也就是有内在的目标。
这个孩子的内在目标是,成为众人的焦点。
孩子带着目标来到新环境,但事实却没有如愿。
为了达到目标,他可能会另辟蹊径,比如通过捣蛋、破坏纪录等方式来达到吸引大家的注意。
尽管,这样的行为对孩子而言,没任何实质的好处,但也算是完成内心的目标了。
问题又来了:
孩子的人格统一体中的目标就是吸引别人的注意
孩子为了克服在学校没人关注的自卑感,于是去想办法吸引注意力,以满足内心的优越感。
这似乎没什么错?追求优越感本身是被允许的。
中间是不是还漏掉了什么?
是的,漏掉了社会感情这环即是否符合社会公众利益。
毕竟,任何高尚、尊贵和有价值的伟大创举,不管是对创造人还是社会大众,都是有价值的。
社会感情,用来评判追求优越感时,做的是有益还是无益的努力。
***社会感情***
什么叫社会感情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跟其他人的联系紧密程度。
社会感情的强,是指能跟很多人建立紧密联系,而不是只跟一个人。
说到这,要插一句嘴,现在很多城市的家庭,由妈妈一个人带孩子,活动空间又小,导致小孩总是只黏着妈妈一个人,这种现象也是比较明显的社会感情弱的现象之一。
毕竟咱们是生活在一个群居社会,虽然鼓励每个人做独立的自己,但从大的方面来看,还是少不了彼此的合作。
真正离群索居生活的人是很少的,也难有成就。
我们怎样才能鉴别孩子的社会感情的发展程度呢?
文中如是说:
我们的回答是,需要观察小孩的某些行为表现。
例如,如果我们看到,孩子在追求优越感的时候罔顾他人,务求突出自己,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他们比那些避免这种做法的人要缺乏社会感情。
要知道,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不渴求个人优越感的孩子绝无仅有。正因为如此,儿童的社会感情通常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那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是非观念混淆不清,甚至形成有害或者犯罪的倾向,那么,和他们打交道时,我们就要认识到,连篇累牍的说教已经收效甚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深入问题的实质,以便根治孩子的弊病。
换句话说,我们要放弃审判官的角色,转而采取伙伴和医生式的立场。
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告诉一个孩子他很坏很蠢,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信以为真。从此以后,他再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无论孩子尝试做什么事都以失败告终,他更加确信自己是蠢笨的。
他不会明白:是他周围的环境首先摧毁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在不知不觉中,他往往会做出行为去证实别人对他的错误看法。
总结成一句话:
人格的统一体和社会感情,影响着一个孩子,是否能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以弥补内心的自卑感。
书中还有很多事例,我没有列出来,篇幅也不允许。
也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些事例,在逻辑上不够严密。
还是建议大家,有兴趣的话,去找书来看看,或者去听下音频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