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智慧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无为
用老子的无为思想去教育。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
治大国如烹小鲜
作为国君不要总是频繁颁发政令,频繁用汤勺搅拌汤锅,鱼肉会碎掉,混进汤里,频繁颁发诏令,老百姓就会为适应新政而疲于奔命,劳民伤财。
在教育孩子上,过多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破坏孩子的主动性,培养不出勤奋感。
无为,只是对他人少作为,但对于自己,则不能无为。
国君虽然不频繁颁发政令,但也要注意勤奋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而且,在政令发布前要召集大臣仔细反复验证,将政令完善至成熟了再去发布推行。
这就是,对外无为,对内有为。
家长虽然少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但是家长自己要勤奋学习,做好 榜样,教给孩子的规矩或方法,首先要自己试验确认过。
以前流行鸡娃,现在流行鸡娃不如鸡自己。
不知其仁,焉用佞?
什么是佞,佞臣让我们想到大奸大恶之人,诸如秦桧之类。
但古人的佞只是口才好而已,大概就像之前爆火的那个卖货的新东方老师,卖货也能文采斐然,清新脱俗。
佞本身是中性词,但受儒家文化影响,常用于“奸佞小人”这些词,于是渐渐趋于贬义。
从古至今,老百姓都喜欢口才好的人,口才好意味着更好的前途,更高的收入,更光明的前途。
孔子周游列国,既有文化,口才也相当好,当弟子们想让孔子传授口才方面的技巧时,却被孔子拒绝了,孔子说: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翻译过来就是: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没有囗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囗才呢?伶牙俐齿地同别人争辩,常常被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可称得上仁,但为什么要有囗才呢?”
或许很多人开始疑惑,谈孩子的教育,为什么说到口才上来呢?
其实孔子是想表达:口才好固然让人羡慕,但用错了地方只会让人厌恶,但一颗仁德之心,便可让所有人心悦诚服。
或许有人会曲解这段意思,以为只把仁德之心修好,其他什么都不要,而且将口才好放到仁德的对立面,用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思想看这个问题,那就错了。
我们可以从孔子治理国家思想的一段话来看: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钱穆先生在他的《论语新解》里对惠而不费进行了解释:
“你看人民在哪方面可以得利,便在哪方面诱导他们去得利,岂不是施了恩惠给人而不破费着自己吗?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也是拥有双赢的智慧的,作为以仁德治国的人,既要让百姓富裕起来,又不自掏腰包,不以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代价。
在孔子的仁德体系里,仁德之人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体力和智力上的劳动。
相比老子不谈善恶的无为,孔子多了些选择和善意。
用在孩子教育身上,我们不仅要用上老子的无为思想,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还要学习孔子的仁德,家长的所作所为也要有仁德方面的考量。
当然,这已经得到中国人的共识,孩子可以学习不好,但是品德一定要好,这样将来可能混得很差,但不至于坐牢。
坐牢或许言之过重,但中国人对德育的看重可见一斑,中国人应当为自己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自豪。
知行合一
一、别把王阳明当成成功学大师
大家或许都将王阳明当成了成功人士,将知行合一当成了成功法则。
很多人会说,知行合一我做不到,只有王阳明那种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吧。
这种言论,只要读完王阳明的《传习录》就不会有这样的误解。
知行合一是一套判断法则,也是一套修炼方法。
什么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就一定能够做到,如果做不到,那就说明还不知道,或者知道得还不够深入。
比如吸烟,我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还在吸烟,就会有人说这是知行不一,这么说是没有错的。
其实,无论我们怎么理解知行合一都是对的。
只是,我们要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在说什么。
二、拿抽烟举例子
按照王阳明的解释去理解,既然明知吸烟有害健康,还坚持吸烟的人,其实他的内心并不完全认同,比如他的内心可能会这么想:
- 人活着很辛苦,不需要活那么久(对健康没有很大需求,至少在没生病之前都这样,人性如此)
- 不吸烟,人也会因为其他问题生病,人的生死是天注定的,与吸烟没关系(没有概率思维的人很容易这么想,不吸烟确实只能增加我们长寿的几率,但并不是百分百。但世界上也没有什么百分百的事情,我们能够做的,唯有不断积累成功的几率)
因为人们的内心有很多想法和误解,每个人的又对生命的定义不一样,所以,吸烟有害健康和不能吸烟,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三、家长的认知不足
再回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孩子做不到,就是因为他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知道,和他嘴上说的知道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看人也是一样,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
比如学习,孩子嘴上说,知道不学习将来会多么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态度不好,学习不认真,学习认真但成绩不理想,这些都可归咎于孩子对学习的认知不足。
四、将呵斥当作一种信号
可是家长面对学习态度的时候,要么重复说教,要么大声呵斥,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表面上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家长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比孩子少,至少家长现有的认知不足以解答孩子心中的无知。
当然,家长也无需对自己呵斥孩子感到自责,问题不是出在呵斥的行为上,因为家长也是教育上的小白,呵斥至少表示,家长在乎孩子的未来,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呵斥看成是一种信号,这个信号在提示家长自己,需要学习补充知识了。
或许孩子只是对未来很迷茫,将来要做什么呢?所做的行业现状和前景是怎么样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人又为什么要活着呢?
然而这些问题可能会无限延展下去,而且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当家长们把关于这些问题的书都找来看,看上几十本,就可以从容且优雅地回答孩子的疑惑,真正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
终身学习
点燃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从来不是什么激励和鸡汤,只是真相,是书上实实在在的知识。
什么是知行合一?知道但做不到,只能说明自己的认知还不够,教育不好孩子,说明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不仅孩子需要学习,家长更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
什么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一条求知之路,人心中的疑惑总是此起彼伏,生生不息,所以人生注定是一条终身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