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生活里的朋友,至少有好几对夫妻都是小学或者中学同学在一起组建的家庭。
小冰就是其中一个。有趣的是,她和自己的丈夫,竟然是幼儿园就认识的同学。
我曾问过她,那是一种回想起来什么样的感觉。
她说:“完全记不清老公小时候的样子,只是模糊记得对方个子不高,有一双大眼睛。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什么两人之间的交集。直到工作以后偶然相遇,才发现对方已经成为一个高个子的帅哥,居然还能一下子就来了电。”
共同的记忆和共同认识的朋友,后来成为两个人共同的回忆,组建家庭后回想起来,倒也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对大多数人来说,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就算夫妻两人曾是同学,也不曾想到多年后两人会组建成一个家,还能一个饭桌吃饭,一张床上同睡,还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另一个人的专属提款机……
家的概念,其实就是两个人共同创造完成。
这多少有点像最初只有两个股东的公司。谁的股份多点,谁的股份少点,反正肉烂在锅里,相爱的人,谁会去计较这些?
细想一下,也许股份少点的那个人不过是更爱对方多一点的那个人而已。
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公司,是不是多少也算“从0到1”呢!
02
随着“家”这个公司的发展,孩子降临,两个股东之间的那种自然的平衡开始被打破,一些小的争执也在所难免,股东间的摩擦也开始频频出现。
这个时候,就需要其中一个股东,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主动或者被动做出调整让步,兼任运营总监。
安妮.玛丽.斯劳特在《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切》一书中曾引用对公司运营总监的职位要求。
“全天候待命,没有节假日、午间休息甚至没有睡眠时间,还被要求“优秀的沟通能力与人际社交技能”,并且这份工作没有任何的报酬。”
看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却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获得了这个职位。没错,她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母亲。
再回过头来看股东关系,既然家是股东合作的关系,那么平等是否应该是长期持续合作的基础?
尤其是其中一个股东还长期从事了运营总监这个职位。
在此之前,这个股东并没有从事过运营总监这个职位。这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职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反思经验的职位。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高强度的运营总监职位,这个股东甚至还把在其他公司的8小时有更高收入的工作辞掉,专心的运营这个独家公司。
做出这个选择的本身,除了爱并没有更好的解释,毕竟这个职位本身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同时也把自己置于了独家经营的风险之中。
而另一个股东,有的时候甚至忘记了,如果没有家这个公司中合作伙伴的全心投入,自己是无法专注从外部公司获得稳定收益,不断有为“家”这个公司注资的能力。
有的时候,牺牲是为了更好的成全。
03
“家”这个公司最大的特点,对合作者的要求是,既专注又带着无条件的爱,这里的无条件之爱,还必须做好没有任何投资回报的准备。
对经营公司来讲,这看起来完全是一个亏本的事业啊。
可是每一个这样的公司的合作者,都在情愿或者不情愿中将公司开成了百年老店,同时还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但也有一些这样的公司,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合作伙伴在中途就结束了合作关系,重新开始新的公司创业。
这时就要求,原来这家公司的两个股东要思考怎样才能够确保自己亲手创造的股民的利益不受到伤害?尤其是这个股民还没有自我造血的能力,还是个未成年人时。
学习家这个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是每一个合作者都需要用心思考和面对的事。
长期以往让一方合作者担负了过多的责任,合作关系往往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在8小时之内,在社会体系下某一个更大的公司工作,其实往往也会精疲力尽。
虽说回到家中,本来是应该彻底放松,让自己的精力满血复活。
可下班后,来到家这个公司我们却不得不并且心甘情愿的加班工作,这是一份为爱与责任不得不用心去面对的事业。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当今天各种新型社交工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在现实中反而开始远了,一个人的精力管理上限,根本不足以处理30个朋友以上的关系。
大多数时候的我们,在下班后呆在家这间公司里的时间反而更长了。
面对合作伙伴和股民们的时间也更长了,虽然没有经济上的回报,却得到了更多情感的反哺。
写在后面
我们永远无法用任何利益驱动这样的字眼,去定价和估值“家”这所公司。
仅仅是最初两个合作者共同创造了这家公司,并共同期许这家公司能够长期良性发展。
而不断投入给这家公司的,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多的则是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从此无法停止奋斗的脚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唯有如此,家这所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公司,才能真正的枝繁叶茂,冲着百年老店的愿景与传承一路狂奔。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业内最高大奖。
10岁帅哥的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