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艰难坎坷的书。
十八世纪后半期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后,成长小说兴起。人性的枷锁就是一部成长小说。讲述的一般是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在社会历练中增加阅历,或通过某些重大事件收获人生感悟的小说。
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也是十分坎坷。刚开始出版这本书,被多家出版社拒绝。十四年后,毛姆以of human bonded重新命名,相应修改完善了内容,在一战期间出版了。
这也是本读起来很艰难的书。篇幅很长,前前后后读了一周多,累计十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读成长小说的最佳方式,就是代入书中的情节。情绪也着实抑郁了一阵子。
都说,《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半自传小说,主人公菲利普的身上处处映射出毛姆的影子。作者通过一些细节的改变和情节的戏剧化处理似乎体现出作者有意让菲利普活成一个鲜活而独立的人物,但他们的故事又息息相关,宛若双生儿。书中的菲利普幼年丧失双亲,被交由做牧师的大伯照顾。在特坎伯雷皇家公学读完中学后,放弃了考取大学的机会,执意去德国学习,在那里第一次对男女之情、人情冷暖有了切身的体会。后来去伦敦做了一年的会计学徒,又不顾伯父伯母的反对,到巴黎学习艺术。尝试了不同的职业后,菲利普最终选择子承父业,去位于伦敦的医学院学医,那里也正是他父亲的母校。这段经历可谓是他人生路上的转折点。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那个让他又爱又恨,又怜又怕的女人——米尔德里德。两人之间的故事极度曲折,可谓是一段虐恋。而爱情也是菲利普人生中最重的一重枷锁。后来,因为股票投资失利,损失了所有的钱。菲利普的伯父,严厉但拒绝了菲利普的经济求助。菲利普过了几天流浪的生活,在一个医院实习认识的病人的帮助下,在百货商场找到了工作。收入微薄,只能支持他活下去。伯父去世后,他获得了一份丰厚的遗产。回到医学院继续完成学业。最后,他摆脱了僵硬的宗教束缚,放弃了迷惘的理想追求,告别痛楚的爱欲折磨,迎来崭新的人生。
关于贫穷和苦难,毛姆认为苦难和贫穷百害而无一利,只能使人堕落而不能使人高尚。但,主人公菲利普他摆脱了僵硬的宗教束缚,放弃了迷惘的理想追求,告别痛楚的爱欲折磨,迎来崭新的人生,就是因为他经历过了贫穷,并且是极度的贫穷。或者可以将这个观点稍稍作一些改变(也可能是写的人断章取义了)。这种百害无一利的贫穷,应该要追诉到父母辈。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贫穷到极点的人,是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的。但是,我们又有很多例子,那些伟人童年时是贫苦的。这其中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辈是没落的贵族,这些子女的父母身上遗留的高尚品德,还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并且,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会把子女培养成高尚的人。反之,如果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很贫穷的,那么即使突然发家致富了,也很少有品德高尚的人。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暴发户。可能需要经过很多代的努力,才能稍稍改善。
关于爱情,那个让他又爱又恨,又怜又怕的女人——米尔德里德。我想任何读者都会讨厌这个女人。她从来没有爱过菲利普,刚开始只是不冷不热的和菲利普出去吃饭看戏。她发现,菲利普是她接触的这些男人里,对她十分大方慷慨的。即使是这样,米尔德里德还是抛弃了菲利普,跟另外一个有夫之妇有了孩子。米尔德里德怀孕期间,都是菲利普照顾的,菲利普也很喜欢这个孩子。菲利普介绍过米尔德里德和他的一个朋友认识,结果,这个女人又再次抛弃了菲利普,和另外个男人走了。菲利普,始终对这个女人大方慷慨,即使后面发现不爱她了,即使帮助她也不愿意再和她发生任何亲密关系。我很欣赏菲利普的这个态度,但是也恨他在爱情方面的软弱。米尔德里德,肯定是认为菲利普就是一个傻子,并且她可以玩弄菲利普于鼓掌之中。后面,无论她怎么努力,也不能让自己的计划得逞,便恼羞成怒,把菲利普的家砸个稀巴烂,一走了之。
后面菲利普在爱情方面,是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他和曾经帮助他在贫穷中活下去的朋友的大女儿萨莉结婚了。萨莉是一个美貌的大姑娘,能干漂亮,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有着成熟的性格和母爱。她拒绝了很多,体面小伙子的求婚,却钟情于菲利普,也真的是有点难以理解。萨莉说,她是在菲利普破产后,住进她家的时候,就喜欢他了。菲利普的跛足,她应该也是非常清楚的,即使后来菲利普做了修复手术,稍微改善了些。
菲利普方面,他原来有着不切实际的梦想。他想以医生的名义,去很多地方。过浪漫的生活。他甚至为了这个梦想,放弃了一位老医生提出的让他做医院的合伙人。当萨莉和菲利普说,她有可能怀孕了。菲利普犹豫挣扎了好久,决定重新回去做医院合伙人,和萨莉结婚。当萨莉说她自己确认没有怀孕,菲利普还是坚决的要和萨莉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