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假,7月和8月,我参加一个森林夏令营。7月的那次,我是以夏令营参与者身份参加的;8月的那次,我是以志愿者身份参加的。
夏令营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带领者)说这个夏令营的玩法是“两手空空,内心满满”。当我坐上离营的车回家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两手空空,内心空空”。是的,我的内心开始多出一片空间,为那片辽阔的森林大海和天空。回到城市后,我又从有一点陌生感的状态开始慢慢地适应城市生活。
“内心空空”,这样的言语也许会带来误解。不是空虚的空,是“空间”的空。我之前原本以为只有像我这样平时思虑的太多的成年人才会有这种“空”的感觉。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对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进行“结营采访”时,从一些孩子的描述中,我也听到了我所感受到的那种“空”:有一个游历过很多国家的小孩说自己在森林营后,之前去的那些很多国家她都忘记了,“忘记了那些地方有多好玩”她这样说;还有小孩说忘记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忘记自己的学校和同学。
对,我说的那种“内心空空”也和“忘记”有关。仿佛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怎样的人、过着的是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生活苦恼或目标,只是在那片森林里纯然地存在着。我就像是森林里的一个呼吸,白天进入森林玩耍,晚上回到住处歇息。
那种“空”也和“什么都不用想”有关。不用想什么时候起床,身体会在合适的时候自动醒来;不用想今天玩什么,走到哪玩到哪,有什么玩什么;不用计划今天会遇到什么,没法计划,每天都有新鲜事。我本来还想说“不用想我是不是有哪里没做好,森林很接纳,森林不评判;不用想我要用什么东西换取什么,森林很慷慨……”,我本来想这样说的,但是,同时,我又避免自己这样说,“接纳”“评判”“慷慨”甚至“敞开”或“允许”这些词,原本不是森林本身的属性,而是我所感受到的、我想象的、我要加给森林用以描绘它特点的词语。如果我觉得我可以用什么形容词去描绘森林,那样的描绘多半是有失精准。这样的态度也许显得我“卑微”,不,我只是敬畏,我敬畏自然。
有时候人们说“守护大自然”,我觉得那是弄颠倒了吧,我们是被大自然守护着的;人们看到科学现象(或者说“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也不会觉得那是魔法,可是,我觉得这本来就是魔法,这是大自然的魔法。
当然,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是人类。人类,是有那么一些特别。我现在无法用语言讲出我所认为的人类的特别之处是什么,我只是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是:那“特别”不是用来超越什么,不是用来成就什么,是为了某种“呈现”,呈现创造之美。
同时,人类原本是“美”本身,是“爱”本身。至于为什么我们会在人类的生活中看到和“美”以及“爱”相悖的事情发生?我理解这也是人类的特别之处:从事物的另一面去学习,才可以看到完整的真实(也是真实的完整)。
有时候我会说:“我想念森林了。”是呵,我想念在森林里那种“两手空空、内心空空”、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的状态,那种“现在是这样,就是这样”的全然存在。
我的身体记得那些,这就是森林给我的礼物——它甚至不需要我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