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还停留在传统互联网“平台化”的思维里,
还停留在传统互联网实业层面“烧钱-堆积流量-成平台-形成垄断大平台-开始赚钱”的思维里,
还停留在“堆积一级市场估值-做生态-二级市场上市变现”的资本思维里。
甚至上次出事的时候,滴滴还停留在“共享+平台+社交”的思维里,硬生生把顺风车做成了危险社交。
但很多时候,行业是不同的。不是什么行业加了互联网就都变成互联网+的这种思维,很多行业,底层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出行行业就是这样。
滴滴要反思的,决不仅仅是顺风车的业务,而是自己整个公司发展的大逻辑和行业的底层逻辑。
滴滴要做到的,也绝不是什么马后炮的多少倍的赔偿,人都没了,钱还有什么用?滴滴要做的应该是去抵抗资本的逐利性,结合行业特点,投入更多的成本在那些“带不来利润”的基础设施上。
别觉得自己委屈,别觉得自己无奈,更别觉得什么“世界上哪里都有危险,为啥我就要被批评?”因为你当时就是切入了这个行业,你利用了这个行业的高垄断性,那你就要拿出对应的代价,就像你当年为了走捷径错过的课程,你最后考试的时候就是会挂科一样。
回归行业的原始逻辑,这比你做这些无用的道歉更加重要。
出行不是互联网,那是一条条生命。
关于这次的客服反馈,我也不说了。客服用“保护隐私”的理由拒绝提供车牌号,我也知道可能谁都不想担责任。连警方去要信息,都被拒绝。
这一块的权责机制显然没有搭建好。拿着不够还房贷的工资的小客服,显然没有那么热切的心情去关心别人的生命。
于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最好的时间浪费了过去。
而另一件事,则是竟然犯罪嫌疑人前一天下午就有过类似的动机,并且还被同在乐清的林女士投诉到滴滴平台,然而并没有任何下文。
滴滴还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在这个行业里做事,还在用野蛮发展后的余温在发展自己,甚至还在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问题迟早会爆发出来。
诚然,客服部门、应急处理部门和其他辅助部门,都没法给公司带来利润。对互联网公司来说,轻客服、轻后续服务,都是“轻资产重流量”思维的延续。在我国非常普遍。
什么意思呢?就是互联网已经习惯了用资本烧钱去获取流量,野蛮扩大规模,然后获取一定的垄断壁垒之后再逐渐开拓生态,在整个过程里,都是轻资产因为没其他的钱了,更不要说客服和辅助部门这种“更不重要的资产”
所以你看,滴滴还是同样的思路,最开始的钱都烧到了补贴上,之后并购快的后终于形成一定程度的壁垒,然后开始开拓生态,比如开拓专车、开拓顺风车,甚至要收购某单车等等。
同样的战略,同样的思路,同样的运作,同样的轻资产,同样的轻客服和辅助资产。
但行业是不同的。每一个行业自己的系统性风险也是不同的。就算加了互联网的外壳,这种系统性的风险也不会降低,反而还会升高!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领域的一个名词,简而言之就是你无法避免的不能分散的风险。那同样,一个行业的也有类似概念的风险。比如出行。
出行本来就是一个结合了交通问题、人和人打交道问题和服务双方不对称问题的综合性的行业,其系统性风险是要远远高于你自己骑单车、你自己下楼吃饭、高于你去商场逛街的。
互联网极大的增强了这个行业的收益,但收益都意味着风险,往往也极大的拉大了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比如说,我们必须承认确实打车变得容易了,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了支付宝微信付款也变得容易了,我们更要承认有了某些软件之后更容易认识朋友了。
但我们无法忽视,有了打车软件之后极小数的人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目标、有了支付软件之后每个人的隐私和信息都无处隐藏、有了某些软件之后人身伤害的事件更容易发生。
风险和收益都是相对的,哪有什么无限进化的商业模式,无非是在未来某些你看不到的领域里偷偷帮你加进了风险进去而已。
有风险就有收益,正相关永远不会变。
所以互联网从来都不是遮羞布。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结合,某种程度上是放大了那个行业的优势和风险。
还记得去年此时的支付宝吗?刚做出社交模板就被社会喷的体无完肤。后来又在支付侧因为泄露信息而被怀疑安全性。这就是行业性,你通过互联网切入了金融服务行业,那么以往金融服务行业固有的个人隐私风险,就会被无限放大。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无比的重视安全部门,不惜一切代价的完善安全性。哪怕一切都很安全,哪怕这些部门不会贡献一丁点的利润甚至无限的索要成本,依旧重视。
因为风险也被无限的放大了。
而这也正是滴滴要去亲身思考的事情,而不是什么回头从互联网角度思考“顺风车”这个产品的产品逻辑,那还是太低维度了。
“顺风车”这个产品所切入的细分行业,当然是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收入,带来了更多的益处,但同时,他的风险也被无限度的放大了。而如果滴滴没有与之匹配的无限度放大的安全对冲部门,那么问题一定会发生,而且一直会发生下去。
出行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甚至是扮演了一部分“公共服务行业”的职能。这和电力行业、食品行业甚至医疗行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决不仅仅是互联网,它也决不仅仅是一个内容门户网站,它更决不仅仅是一个电商平台,它是有公共服务行业职能的!!
为什么电力系统要养活那么多维护人员?因为一但电力出事,就是大事,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完全没问题,但必须力所能及的去减少这个问题的出现。
出行同理。
垄断起来了,人就变懒了。
没错,行业就是有所不同的,哪怕加了互联网,依旧是不同的。滴滴既然选择了从出行这个行业切入,那么就必须承担起对应的超过其他行业的风险管控和成本。别无选择。
而且,这也不是什么运气不运气,出行行业在几年前,确实是非常容易切入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垄断性,滴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某种程度上,你也是利用了这个行业本身的特性,才能如此之快的做起一家估值巨大的公司。
既然你利用了行业本身的优势,那做大之后再回头承担风险,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想要行业本身的优势特点和速度去获得极大的资本挟制,却不愿意去承担行业本身与之对应的巨大风险对冲,这不是一个好选择。
当然,滴滴之所以没有这么选择,是因为垄断已成。叫车领域已经鲜有对手。
没有人是可以和人心抗衡的,当一个行业垄断形成,不再需要烧钱去获得大量原始野蛮流量的时候,它一定会向着资本至上的角度走过去。无论它怎么说“不忘初心”,无论它怎么说“安全第一”,依旧抵不过资本逐利的天性,抵不过人性。这么多年,无数资本从未逃脱这个束缚。
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心甘情愿的风险对冲,就不会有逐渐完善的客服机制,更不会有什么无门槛快速反馈的预警系统。
野蛮过后是堡垒,堡垒过后是暗流,暗流过后是狂欢,没有人会在意堡垒之下的地基。
承担责任,承担社会
衣食住行,这些刚性需求里,代表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很多行业,是必须要自上而下的。如果我们的粮食直接互联网化,那么很多劣质粮食会流入市场,危害生命。就算我们的监管机制再不健全,但在公共服务上,是不可能金钱至上的。
本身处在一个互联网+平台+出行+服务的交叉点,滴滴走到这一步是很不容易,但走的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走入互联网平台思维里,还需要再走出来。因为电商产生的只不过是假货(当然假货问题也非常多)、社交产生的是线下骚扰、搜索软件带来的是广告、安全平台带来的是流量挟持,但线下出行带来的,是一条条的生命。生命没了,什么就都没了。
既然行业关联到生命,既然行业本身有一些公共服务的印记在里面,那么身为行业第一大公司,就不能避免去针对这一部分进行无预算性的成本投入。
如果滴滴本身因为资本的问题无法采用这样的做法,那么就请放权,将这一部分公共服务带来的溢价还给那些“不会被资本挟持”的人。合作,共赢。你无权调用别人的信息,有人有权力。你无权直接和警方合作,有人有权力。
如果滴滴不想把这部分溢价拿走,那么就请拿出实打实的资金,彻底的完善自己应该“匹配公共服务带来的风险”所要付出的努力。深度的与警方进行协同,是必须的事情。就算很多出租车公司再怎么差劲,至少在风险把控方面,是投入了巨大成本的,因为那是联网的。
建立快速的协同机制、这样才能把权责分开,如果真的是有人蓄意谋害司机,要司机的个人信息,那么也可以在警方进行备案,这便是个人的责任,他会对他无理取闹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如果真的是如事件一样,真的是司机丧尽天良,那么尽快的给予个人信息并进行警方备案,便可以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快速的建立协同机制、与公共服务部门深度配合、投入极大的不计预算的成本完善自己从客服、到预警、到应急、到多部门合作的这些带不来利润、但是可以完善风险的地方,才是滴滴最应该反思的。
而不仅仅是什么在APP里加一个一键报警功能,去掉个人信息显示,或者调整产品在实业层面的逻辑。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互联网思维里。
舍本逐末,是没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如果这世界上每一个行业都是在资本逐利的牵扯下前进,那人的生命便毫无价值可言。什么是捷径?刚需就是捷径,但想要走捷径,那就要承担与之对应的风险和代价,特别是如果这捷径和人的人身安全有关。
滴滴选的是一个好行业、好切入、好融合点,但貌似他只享受了行业的捷径和资本青睐,却忘记了本应该承担的被放大无数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