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也不是一般的多,每天早上都有用纸笔写复盘,只是一直没有什么时间打成文本。
今天就逼逼自己,把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凑一些,看看能不能把这些任务都完成了。
在翻自己的草稿纸的时候,应该是从核聚老师的文章里抄了这么一段文字。
因为打算把大堆草稿纸扔了,那就在这里记录一下这段文字:
- 在过去一个小时,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拿出笔记本的空白页,坦诚的不自欺欺人的写下来。
- “从我决定那一刻开始,学习技能按小时计算,每一个小时都能说出自己技能的进步,这大概就是我这个学期开学三天后能把地磁场理论这本书啃下来的方法吧!”
- 你每天都要运动,让身体感受到不舒服,然后让意志变得坚定。
- 在你知道如何高效学到东西之后,高效学习的时间开始变得重要了。运用同样高明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当然谁的学习时间越长,谁的优势就越大。
- 一旦你在学霸堆里,你虽然做不到把自己当成学霸。而你却会逐渐发现,他们能做的那些事情,尤其是点滴细节,你只要努力一下都可以做到。而一旦,他们做到的那些小事,你都能做到,(如,写字工整一些,多做一些题目,困难的题目多做几遍做熟练了,等等。),那么你就不知不觉的变成了学霸。
- 把学霸的传记,学得文章抄一份,放身边。
- 无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要达成怎样的效果,就要经常与那些人为伍。
看到学霸这个词,也让我想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个段子:
第一眼,这货就一学霸啊!第二眼,不是学霸,是个学酥。第三眼,这货哪是什么学霸啊,就一学渣呀!
今天的任务:
1、再写一张关于社会心理学概念的见感思行的卡片
2、完成政治课程的下一讲,自己完成笔记框架。
3、看完社会心理学的所有视频。
4、背英语单词2小时
5、跟上刀刀的儿插画课程
专业课
专业课,依旧还是有很多书要看,依旧有很多笔记要做,依旧有很多知识点要背诵记忆。
社会心理学:
自我概念: 就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性认识。
从内容上划分,自我概念包括:
物质自我(对身材,容貌,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认知)
心理自我(对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认识)
和社会自我(对社会地位、声望、接纳程度等的认识)
根据实际存在或者观念划分:
现实自我:对个体现在自我的认识(真实的自己)
应该自我:对个体应该自我的认识(应该成为的自己)
理想自我:对个体理想自我的认识(理想状态下的自己)
当发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发生偏差的时候,人就会有种失落感。
而当应该自我和现实自我发生偏差的时候,人就会产生某种焦虑。
上述三个自我,也就构成了自我差异理论。
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1、所扮演的角色
2、社会比较,与他人的比较
3、他人评价
4、个体主义(突出个人特色)和集体主义文化
自尊: 我们对于自己所做出的评价,对自身价值认可程度。
自尊也分为,
高自尊:主动,乐观,愉快
低自尊:被动,悲观,丧
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在恋爱和婚姻中都有不同的表现:
高自尊:主动维护两者的关系
低自尊:会猜想,会怀疑对方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们就是复杂的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处于高自尊和低自尊之间。
如何向高自尊靠近:
1、防御性悲观
2、自我设限
3、自我服务归因
4、向下比较
5、补偿作用
6、否认或逃避消极反馈
自我复杂: 对自己整体性多方位的评价。
自我复杂也和自尊有关系。都是自我价值的感受、情绪。
印象管理:
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印象管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上有扮演一定的角色,都希望自己的这个角色得到他人的赞许和肯定,而这些就需要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印象管理途径:
印象管理的策略,两步走:
自我美化:努力增加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整洁的外表,对自我的积极肯定描述。)
他人美化: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人感觉很好,引发他人的积极的心情和反映。(赞扬他人,对他人观点表示赞同,表现对别人的关注。)
这个策略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虚伪谦逊的案例。
什么是虚伪谦逊,就是:
一种,为了掩盖自身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想法。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认为自己不比一般人更优秀的时候,反倒在心里庆幸自己更加优秀!
之所以会这么想,就是因为个体本身他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内心的形象,也在意别人眼中的形象。
这跟中国人说的“面子”是不是也有什么关系?!
印象管理的利用
登门槛效应:
个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一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得寸进尺)。
实验表明,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是闲情他们帮一个小忙。这个登门槛现象就被证明十分有效。
就像,当献血结束后,用下面的话提醒献血者:“我们希望以后还能再见到你,好吗?”(暂停等待回应)
献血者再此露面的几率从62%增长到81%。
人生处处是套路。。。
至于,门面效应,就是:
先提出一个很大的会被拒绝的要求,接着提出一个小一些的要求,比直接提出要求更有可能接受这个小要求。
有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人想约牛人见面,但牛人不同意。然后,那人就从牛人那借走了一本已经不出版的经典书。
自我效能感:人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事的自信程度。
自我服务偏差:就是个体倾向于以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觉察。
形成原因,四个方面:
1.归因偏差——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坏,归因于运气不好
2.付出/能力 大于 平均水平——和别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
3.盲目乐观——即使50%的婚姻都失败了,我仍相信我的婚姻会持久而幸福
4.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们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
自我妨碍: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
人,终究会去在意自己的形象。
也就会故意制造一些外在障碍,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做铺路,用来保护自我形象。
英语
还是老样子,依旧在背那篇文章,也一直没背完,一直在复习中……
Americans today don't place a high value on intellect. Our heroes are athletes, entertainers, and entrepeneurs, not scholars. Even our schools are where we send our children to get a practical education - not to pursue knowledge for the sake of knowledge. Symptoms of prevasive anti-intellectualism in our schools aren't difficult to find.
"Schools have always been in a society where practical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llectual," says education writer DR."Schools could be a counterbalance." DR's latest book, XXX, traces the roots of anti-intellectualism in our schools, incoulding they are anything but a counterbalace not to the American distaste for intellectual pursuits.
But they could and should be. Encouraging kids to reject the life of the mind leaves them vulnrable to exploitation and control. With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to defend their ideas and understand the ideas of others, they cannot fully participate in our democracy. Continuing alone this path, says writer ES,"We will become a second-rate country. We will have a less civil society."
"Intellect is resented as a form of power and priviege,"says historian and professor RH in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a Pulitzer Price winning book on the roots of anti-intellectualism in US politics, religion,and educ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our history, our democratic and populist urges have driven us to reject anything that smells of elitism.Practically, common sence, and native intelligence have been considered more nobel, qualities than anything you could learn from 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