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喜欢在元旦前或春节前写一篇文章,做做年终总结,数数一年的大事记,想想一年的未完成。
近几年,也有总结的念头,却没有动笔的欲望,不是因为缺少惊心动魄的瞬间,也不是因为没有值得回味的纪念,只是越来越觉得,只要曾经拥有,即是真实走过的路,不依赖一笔一划,更期待日后灵光乍现脑海中冒出某一情节时的惊喜。
每年都有未完成的事情,但慢慢的,已经不遗憾,月有圆缺才轮转,日有阴晴才真实。完美只是令人望其项背的一相对概念,不完美才是人类所能及的真实的范畴。
读刘若英写的《我的不完美》,才知道儿时的一场车祸导致膝盖疾病一直折磨着她,演唱会上潇洒搭靠在男舞伴身上的姿势,原来是掩饰腿部的的疼痛。
“差不多下周就要开刀了。”接受采访时,奶茶云淡风轻地说。
眼睛依旧恬淡,笑容依旧温暖。
勇气可嘉。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每个人都想掩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坦然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与生命中不完美的常态泰然相处。
数到前年,也许不够完美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待产而错过了研究生最后一次授课、毕业前最后一次聚会。那时候胎心监护次次通不过,握着那张有着断断续续曲线的报告图,忐忑地看着大夫紧皱不舒的眉头,再看着同学们晒的今儿个泡温泉明儿个去滑雪的照片,岂一句“羡慕嫉妒恨”能形容确切。
数到去年,也许不够完美的事情,莫过于少了很多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也少了很多二人世界。由一个自认为以前靠大脑工作和生活的人,瞬间沦为研究屎尿屁的奶牛,想看很多书,想学新的曲子,想去向往的地方旅游,也成了奢望。日子过得怎么样,无关于任何小情小调,完全取决于攒精力与拼体力。
但那又怎样?那又能怎样?
生活本身就是隶属于无组织无纪律甚至没有任何计划性的繁杂碎工种,既然决定打一辈子勤杂工,就要有勇气面对这工作的本来面目。
工作中的报酬可以量化,工资条上的薪酬可以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两位,而生活的回报却无法预计,纵使你全情投入,也有可能面对差强人意的结果。
残酷点说,你倾尽所有,等待你的不一定是钵满盆满,还有可能是血本无归。
而生命本身就是一次充满缺口的雕刻,每个人都是那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即便缺口无法填满,却拥有了令人令己惊喜的芬芳。
缺席上课,却偶获一通情达理的美女导师。坐月子时正值论文开题报告时期,我的题目并不成熟,我的框架也毫无新意,硬着头皮和导师沟通,没想到导师一句“身体要紧,开题报告不用来了,边写边修改就好。”给我吃了最大的定心丸。最后还不忘贴心嘱咐坐月子期间要心情平稳,少看手机。答辩通过后向她致谢,她只说一了一句“愿一直能有平和美好的心情。”
每天围着孩子转,却有父母的帮助,他们比我们要辛苦万倍。过去的一年,因为有他们,论文答辩顺利通过,工作也能心无旁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很多相处的时间。作为新时代的老妈子,自然不能满足于相夫教子的生活,自己总想通过很多方面找到精神存在感,虽然这实在太难,但是有家人与你同在,摩擦也好,争吵也罢,起码有家就有一切,先有满满的安全感,再去寻找自己的灵魂彼岸。
少了二人世界,却多了一个迷你的二人综合体,我们去的每一个地方,走的每一条路,都有她的身影,随着可以交流的方式日益丰富,我们也逐渐忘记煎熬与繁杂,开始世俗地憧憬以后带着她去更多地方,给她买更多她喜欢的衣服与玩具。天赐的缘分,让我们有幸成为她的父母,每天陪伴着她,回忆着自己的童年,再年轻的活一次。
所以,不够完美又怎样,真实的生活就是面对着每天纷杂零乱的碎片,而我们努力地一点一点地把它们拼凑成心中期待的美好模样,并寻找微小的快乐。
在时间即圆的世界里,缘有轮转;在缺口雕刻的生命里,时间填满。留些回味,才能享受未来某天惊喜突降时的感动;不够完美,才能体验有朝一日达成心愿后的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隔纱披雾的修行,我们雾里看的花,到最后也许花非花,我们水中望的月,到尽头也许月半缺。而似花非月的朦胧,却留给了我们心里一片充满美好憧憬的纯净伊甸园。
完美是一首太难谱完的曲,完美也是一首不必须谱完的曲。
生命本无避风港,生活本无温柔乡。
内心逍遥望远方,却甘愿伏身尘世间。
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愿幸福填满每个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