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6:15
就寝:00:02
天气:多云
心情:平和
纪念日:每天早上的天然闹钟都十分给力,从鹅叫、潮剧、鞭炮到鸭群散步的叫声,果然想不起床都好难。
任务清单
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三件事:
1.99天写作打卡,一个一直以来影响自己最大的人,我写的是外公。
外公今年已经80有加了,庆幸的是头脑还是很清醒除了有时候忘性大。(有一本书叫做《流放的老国王》,讲述的是作者父亲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过程。当一个曾经也气宇轩昂伟岸如山的父亲开始提前一点一点的忘记这个世界,家人能做的就是理解和陪伴。我希望他能永远地记住我们,一直一直,而不是被怀念被记住。)
2.完成《好好学习》的阅读;
3.深夜和妈妈对婚姻的话题进行了一次关键对话。
改进:
1.不要过于注重快速的短期反馈,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昨天早上写完晨间反思以后,还一直赖床,我是用手机写的。接着就在切换各种娱乐社交APP中获得短暂的感官刺激,走马观花途中特别注重分享之后的短期外界反馈。
结果就是,被吃掉了40分钟的淡定洗漱时间,最后只好匆忙地被老妈叫吃早餐。
其实真正重要的事情我知道,只是潜意识里更在乎短期快速的外部反馈而忽略了。
这是不好的习惯,集中精力处理一件事情。可以碎片处理的问题,就碎片处理。
2.打破刻板印象的最佳途径是试一试。
原来我一直觉得印象笔记很难用,可能也是一种锚定效应。可是接连看了很多人都在推荐使用,我便开始反思——未必是不好用,只是我不会用。
于是这几天在家我便开始通过阅读和黄金思维圈去分析使用印象笔记的过程。
Why?
①外包大脑储存碎片信息的记忆;
它的储存功能实在很强大,多个APP之间一键保存的功能很实用,使用界面清晰整洁。
②提高记录的效率;
灵感稍纵即逝,有的时候对于信息处理我们会有灵光一现的直觉。我们很难用大脑记住所有的灵光乍现,但是有了印象笔记,可以随时扫描记录文字信息、录音、网页等待处理信息,这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方式。
③便利的操作更有利于养成记录的习惯;
有记录有发生,用的顺手的工具自然就会常常用。最近看书、看电视、聊天中偶尔迸发出的有趣好玩的想法,被快速记录下来以后回头去看,发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能很清晰看见自己思考的轨迹,有趣。
How?(为了更好地使用该怎么做)
①在阅读的书中寻找答案——看高手的推荐。寻找高手觉得它好用的原因,他们推荐的理由是否也真正的适合自己使用习惯;
②在说明书里寻找答案——印象笔记是头部的几款笔记类APP ,它的官方微信就已经有大量的专业的具体场景下使用方法的介绍。去看去学去用用看,就能顺利地先完成使用入门的学习。
③在普通人使用感受中找答案。
高手觉得好用未必适合自己,说明书也有王婆卖瓜的嫌疑,那不同渠道中听听普罗大众的使用感受和技巧就显得接地气多了。
What?
获得更多在写晨间反思和其他写作中的素材。
习惯养成:
早起&练习
周目标·完成进度
春节阅读任务进行到三分之一。
学习·信息·阅读
《好好学习》阅读收获
1.打破习惯性防卫;
害怕分享和公开自己的想法,就是一种习惯性防卫,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想法背后的思维。因为我害怕被发现错误,这个心理学的常见现象让我联想起学生时期上的数学课。
我上小学初中时候都很怕数学,因为数学老师很喜欢在课上提问同学上黑板写答案,与此同时还会下来巡其他人的答案。我总是把答案盖起来,因为害怕被发现错误。
现在终于能解释,习惯性防卫是挡住进步的杯盖。
建立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的心态,是克服它的利器。
2.想要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多给自己正向的鼓励。
哪怕正在做的事情,短期内来看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它是大概率收益大的事情,那么就要在持续践行的过程中,不断给自己打气。
可以和别人沟通中获得鼓励,可以从反思中获得改进的方向,也可以直接告诉自己,“我已经做的挺好了,需要持续改进优化。”
打败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先说放弃的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也是一种自我赋能。
3.想把一件事做得更好,需要有给自己设定更好的期待。
我们有多期待一件事情变好,那过程为其付出的意愿和行动也会相对更高。
类似用作品思维去替代任务思维,对于一件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优化它的被处理方式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把它想的更好。
最近发现妈妈做饭的时候的状态,我觉得她已经做的很好了,可是她对自己要求很高,必须色香味俱全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吃之前她会用手机拍下来,什么菜过了一段时间颜色就会迅速变暗。(潮汕地区过节都需要先拜祖先或老爷,所以菜的色香味经常需要经得起时间的小小考验。)以此作为做菜的依据,妈妈们的智慧不可小觑。
同理,每天的晨间日记,也需要从自我角度转换为外部视角。它对于我有没有用很重要,但它如果能对别人有用就满足了我对这件事的更好期待,
健康·饮食·锻炼
1.潮汕地区每天都会喝很多的茶,这几天发现有一种单丛也特别清新好喝,准备掳掠两罐带回珠海;
2.回到家的坏习惯就是每顿饭一吃就饱,但是因为喝茶的习惯又一会就饿,昨晚弟弟给我打包很油的湿炒牛肉粿条!!!很好吃,可是大半夜吃宵夜真的不是好习惯。
3.学到妈妈的白粥煮法。
我很好奇为什么每次回家妈妈煮的白粥口感很好,会有适当的粘稠感,之前我一直都以为是水和米或者是高压锅的时间问题。
没想到并不是,诀窍在于开锅后,需要打开高压锅盖再让粥滚一滚。
目测粘稠度和水分适当后就可以了。
亲测有效,以后不在家也能自己煮出老妈的白粥味道啦。
人际·家人·朋友
1.对于新春祝福,群发的基本都没有回,有单独昵称的都认真的回复。一直没有养成群发祝福的习惯,批量化和公式化的祝福缺乏温度,1v1的真诚是最好的套路。
俱乐部里的小伙伴都特别擅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情感链接会比较深的原因。
2.坐来坐去的烟火气。
农村里过年的氛围很浓烈,鸡鸭鹅们此起彼伏的天然交响乐,锣鼓音乐鞭炮的接连不断,还有潮汕人喜欢你来我往坐来坐去的人情味。一双橘子交换的是大吉大利,一杯功夫茶喝的是真情实意。
有一种不客套的交往,叫做“来我家喝茶”。
3.回家以后妈妈最常说的话之一就是——快出来客厅坐一下,大家聊聊天。
大人们希望孩子更多的表达,而我们在沟通中也认真地聆听。少低头玩手机,多抬头和他们说说话。
工作·思考
1.网络是把双刃剑,把它当成工具,而不是沉溺的场所;
2.以慢为快,成长无法速成;要有论持久战的耐心和找到发自内心的热爱;
3.能让自己快乐产生沉浸式体验的事情不妨多做?
最美好的三件事
1.看完《好好学习》,开启新书;
2.吃了妈妈自己做的“胶罗钱”,虽然她自己嫌弃水平不够,但是我觉得好好吃;
3.放假期间也能完成一些学习,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舒服状态来计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