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很多人投身打鬼子,各地涌现出不少民间英雄。有一位传奇抗日英雄,能让日军给送机枪。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北边紧邻五台山。抗战时,这里出了一位侠客式英雄。樊金堂,1920年出生,家境中等。他自己的回忆:
一九三六年,我在定襄县中学念书,由于自己并不是好学生,好结交朋友,学友之间也都是差等生。正遇智生元同志发展牺盟会,我们就参加了牺盟会,请愿,闹学潮,开会异常积极。到三七年初,我被学校开除。回家和祖父种地,但我不爱劳动,家里人骂,街人耻笑。我母求外祖父借十元钱去包头市投奔我父,父嫌不成器,不收留,走投无路返回家乡。
抗战爆发,定襄来了阎锡山的新编第二师同日军作战,不久就溃退了。这时候来了八路军,组建定襄县抗日自卫队,他报名参加,当上了自卫大队中队长。此后一年时间,他跟着八路军在五台县、忻县等地活动,学会一些军事技术。
1938年10月,定襄自卫基干大队长逃跑了,他调回定襄县任大队长,这一年他刚刚18岁。 郗顺义为教导员,全大队有各式各样步枪一百余支,手榴弹几百,子弹虽然不多,每支枪也有三四十发。有些年小的,背着刀子,穿的衣服是黑色的布衣。
定襄县位于晋察冀根据地的边缘,樊金堂的大队配合县里区里,在各村建立村政权和群众团体,动员参军,征收公粮,就是个民兵队。 因为日寇主要力量在向我国内地进攻,根据地就仍在敌后,兵力集中在交通线上。汉奸、伪军伪政权,都在筹划中,因而耳目很少,不敢经常出外。基干队的作战方法,夜袭敌据点,既锻炼战士,又威胁敌人不敢外出。
刚开始,基干队大多是破坏铁路,割电线,除汉奸,也袭击过定襄,蒋村等据点,只是晚上去了,离得很远,放几枪就走了,敌人也不敢出来,这就是起到的作用。父亲、兄弟想方设法给在队伍的孩子买子弹,母亲、姐妹给做鞋。队伍路过的村庄,村口站的父母,房上站的弟、妹、群众就是这样目送目迎这支队伍。
1940年初,基干队捡阎锡山新二师保安队逃跑时的武器,开始有了机枪,一挺六五式,一挺七九式。他们配合主力部队扫荡,和敌人遭遇过,打过一些小仗,也逐渐有了名气。
1939年4月,日军向五台山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季大扫荡,从太原、崞县等地调来4000余兵力,沿滹沱河向东山南山一带扫荡。为了探听鬼子扫荡情报,基干队五个人一路尾随敌人,翻山串沟来到一家村骡马大店。店里掌柜说:“你是吃了豹子胆啦,鬼子大队人马刚走,你就来了!”金堂笑着说:“鬼子给咱腾下空子,咱能不来!”
掌柜的端上现成饭菜,大伙正在吃饭。忽然听到窗外有动静,队员小白刚拉开门,便被一个闯进屋子的鬼子压倒在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樊金堂饿虎扑食般从炕上飞快地扑过去,骑在鬼子背上,用吃饭的大海碗猛砸鬼子的头,又顺手缴了鬼子的枪。鬼子在昏迷中已被队员们反剪双臂捆绑起来,塞了一嘴棉花动弹不得。
樊金堂从门帘缝向外张望,只见院子里东马棚下黄乎乎地一大片。他命令队员子弹上膛,架着俘虏往外冲。院里的人看见他们冲出来,仍是一动不动坐在那里。细看,原来是20多个民夫,背着日军的衣物呆在那里。
带着俘虏,还有20多个民夫刚出村,后面即枪声大作。樊金堂很机敏,没有沿着来时候的大路走,招呼大家跳下滹沱河,在冰水中游到对岸。民夫打开包裹,原来是日军的服装,他们就换上了。经过火车道时,窑头椐点的日军发出联络信号。他也举起手臂,学着对方的手势摆了几摆,敌人以为是自己人,便不再理睬。他们避开大道,翻山越岭,顺利地回到分区所在地。
这一次抢了日军的衣物,还抓了个日军曹长俘虏,樊金堂一下子名声大振。
樊金堂训练下,基干大队越打越勇,为了打击敌人,他们最善于行军,尤其善于夜行军。他说打哪里就打哪里,三十里五十里,转眼就到,说拿哪个据点,手到擒来。搞得日军顾此失彼,焦头烂额。
有一次,敌人扫荡进攻边区返回来时,俘押二百多妇女小孩,他带队伍埋伏在高洪口的山头上,待敌人过去大部分,民兵开枪射击,群众借机从山沟里逃跑了。
后来,日军也向他学习,学会了长途奔袭。有一次,军区抗敌剧社在某地演出,日军六十里奔袭,两路包围。聂荣臻司令员立即命令樊金堂大队去解围。电话上说:“把演员们都抢救出来,一个不能损失!”
定襄县基干大队一路奔跑,赶到了演出地,他告诉战士们:“男演员一个战士拉一个,女演员跑不动,背也把她们背出来!”他们赶到时,日军的包围圈已经合拢。他们冲进去,把演员都救出来了。
东冶镇的东门伪军站岗,对群众进出东冶横加欺打,和勒索,群众恨之入骨。他白天带两个侦察员进东冶镇,缴了伪军的枪,带了顶伪军的帽就出东门走了。后来敌人增加了岗哨,但再不敢在门上站岗检查了,都躲在炮楼上。
樊金堂胆子大,讲义气,在定襄县传出了名声。不少人都慕名联系他,敌人队伍里也有一些人主动提供消息。有个翻译给情报,他伏击田家岗警备队,抢了三四匹骡子驮着的粮食。河边敌据点有一个特务主动找他认识,此后又联系上警务段伪军曲老虎。这些人提供情报,樊金堂伏击了伪军运粮队,抢了五辆大车, 上缴分区地委,边区抗敌报上登报嘉奖他。
樊金堂名气越来越大,定襄县的日本联队长听说了,突发奇想,给樊金堂写封信,想见一面。樊金堂在信尾回复了,说“愿奉教”,定了时间,地点,落款最后是:“在下恭候,樊金堂。”
在约定的时间,那联队长带了一个翻译,不带武器真的来了。两人见面,互致敬礼,握手言欢,在农村茅舍里的土炕上分宾主落座。那联队长说了一大套如何敬佩樊大队长的话。樊金堂忙命炊事员炒鸡蛋,炒豆腐,炒干豆角等农村家常菜,喝起了老白干。两人除了不谈打仗的事,别的什么都谈,主要是互相问候,家里有几口人等等。
那联队长临分手时,说道:“樊大队长,有什么需要,兄弟一定帮忙,一定尽力。”樊金堂开玩笑说:“我需要一挺歪把子机枪,两箱子弹。”联队长说:“一定办到。”
隔了几天,来了两个日本兵,还真扛着一挺歪把子机枪,后边四个民夫抬着两箱子弹。樊金堂收到这些东西,高兴极了,嘴里不停地说着:“够朋友,够朋友。”
请两个日本兵吃完饭,樊金堂写了一封意思是“收到了”的回信。两个日本兵却不走了,连说带比划半天,才把意思说清:“联队长的命令,把东西送交樊大队长,就不用回去了,算我们逃亡了,真要回去,是要被枪毙的……”
这把樊金堂给难住了,想了想只有把两个日本兵送到军区去。他打电话向军区报告,聂荣臻司令说:“这么大的事情,你樊金堂既不请示,也不报告……”樊金堂听到后,嘿嘿一笑。
聂司令员喜欢樊金堂,把他送到延安去学习。学习完回来,任命他为军分区后勤部长。日本投降后,部队开赴东北,改编成纵队(军),他依然是后勤部长。建国后,他担任第21兵团后勤处处长,成为师职干部。
樊金堂的故事在晋察冀流传很广。不过他与汉奸、特务、鬼子都结交,做事像一个侠客,政府想宣传又觉得不够正面。1955年后,他又受了一些曲折。
1973年,在老首长的帮助下,樊金堂调回山西,担任太原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1988年2月离休,他撰写了数万字的回忆文章。2002年元月14日,樊金堂去世,定襄县给他送葬的有好几千人,许多七八十岁的老汉都哭了。
他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侠客式的战斗英雄。山西北部几个县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尤其是鬼子送机枪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