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上海之行(上音古筝学术论坛)于我个人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冲击。
首先,自己很羡慕上音所拥有的强大的学术资源和氛围,且每天都有水平的音乐会上演,更有许多牛人同学及学姐学哥们相互探讨学习。
其次,还有那一出校门就不失情调的满是法国梧桐树荫的街道,好像这里天生就适合艺术的生长。
最后,自己关于讲座的零碎思考的记录:
1、不会精湛的演奏该乐器,对于它的理论研究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片面性的见解,或者有局限性的观察角度,从而得出的结论也很难令人信服,引发争议,也可以说这是不负责任的研究。
2、流派合流是否和方言淡化、消失有关,是否和普通话的推广有关;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而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这一现象。我们是否要像保护非遗那样来展开对流派的保护,还是任其在历史中自然发展。
3、表演实践与学术理论之间的关系,懂得理论对演奏又有什么帮助和影响。演奏者不仅应该有技术的训练,更要有审美的训练,毕竟“意在像外”。
4、演奏,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功利性,而是传递音乐中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