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项目变更管理
上篇我们介绍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包括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实施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和控制风险等各个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项目中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降低项目中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
本篇我们重点了解“项目变更管理”。项目变更根据变更性质可分为: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通过不同审批权限控制。根据变更的迫切性可分为:紧急变更、非紧急变更。通过不同变更处理流程进行。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变更管理的原则是首先建立项目基准、变更流程和变更控制委员会(也叫变更管理委员会)。包括以下内容:
(1)基准管理。基准是变更的依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准计划确定并经过评审后(通常用户应参与部分评审工作),建立初始基准。此后每次变更通过评审后,都应重新确定基准。
(2)建立变更控制流程。建立或选用符合项目需要的变更管理流程,所有变更都必须遵循这个控制流程进行控制。流程的作用在于将变更的原因、专业能力、资源运用方案、决策权、干系人的共识和信息流转等元素有效地综合起来,按科学的顺序进行。
(3)明确组织分工。至少应明确变更相关工作的评估、评审和执行的职能。
(4)完整体现变更的影响。变更的来源是多样的,既需要完成对客户可视的成果、交付期等变更操作,还需要完成对客户不可视的项目内部工作的变更,如实施方的人员分工、管理工作和资源配置等。
(5)妥善保存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确保其完整、及时、准确、清晰,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入配置管理工具。国内使用较多的配置工具有 Rational Clear Case、Visual SourceSafe(VSS)和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CVS)。
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或更完整的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CCB),或相关职能的类似组织,是项目的所有者权益代表,负责裁定接受哪些变更。CCB 由项目所涉及的多方人员共同组成,通常包括用户和实施方的决策人员。CCB 是决策机构,不 是作业机构,通常CCB 的工作是通过评审手段来决定项目基准是否能变更,但不提出变更方案。
项目经理在变更中的作用是响应变更提出者的需求,评估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及应对方案,将需求由技术 要求转化为资源需求, 供授权人决策; 并据评审结果实施即调整基准。 确保项目基准反映项目实施情况。
变更的工作程序: 1.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 2.对变更的初审 3.变更方案论证 4.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查 5.发出变 更通知并组织实施 6.变更实施的监控 7.变更效果的评估 8.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
(1)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 变更提出应当及时以正式方式进行,并留下书面记录。变更的提出可以是各种形式, 但在评估前应以书面形式提出。项目的干系人都可以提出变更申请,但一般情况下都需要经过指定人员进行审批,一般项目经理,或者项目 配置管理员负责该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对变更申请的初审。
(2)对变更的初审 变更初审的目的如下:
①对变更提出方施加影响,确认变更的必要性,确保变更是有价值的。
②格式校验,完整性较验,确保评估所需信息准备充分。
③在干系人间就提出供评估的变更信息达成共识。
④变更初审的常见方式为变更申请文档的审核流转。
(3)变更方案论证。变更方案的主要作用,首先是对变更请求是否可行实现进行论证,如果可能实现,则将变更请求由技术要求转化为资源需求,以供CCB 决策。常见的方案内容包括技术评估和经济评估,前者评估需求如何转化为成果,后者评估价值和风险。
(4)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查。审查过程是项目所有者根据变更申请及评估方案,决定是否变更项目基。审查通常是文档会签形式,重大的变更审查可以包括正式会议形式。
(5)发出变更通知并组织实施。基准的调整,包括项目目标的确认,最终成果、工作内容和资源、进度计划的调整。需要强调的是,变更的通知,不只是包括项目实施基准的调整,更要明确项目的交付日期、成果对相关干系人的影响。如变更造成交付期的 调整,应在变更确认时发布,而非在交付前公布。
(6)变更实施的监控。要监控的,除了调整过的项目基准中所涉及变更的内容外,还应当对项目的整体基准是否反映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通过监控行动,确保项目的整体实施工作是受控的。变更实施的过程监控,通常由项目经理负责基准的监控。管理委员会监控变更明确的主要成果、进度壁程碑等,可以通过监理单位完成。
(7)变更效果的评估。变更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首要的评估依据,是项目基准。
②还需结合变更的初衷来看,变更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已达成。
③评估变更方案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内容与实施过程的差距并推进解决。
(8)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
本篇我们主要讲解“项目变更管理”。下篇我们重点了解“项目合同管理"。
感谢您的点赞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