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我长在平原,采蘑菇的小姑娘,挎着一个小竹篮......
童年的蘑菇长在河边的树林里,长在潮湿的茅草沟里,甚至长在玉米秸上,高粱穗上。五月之后,大地在热辣辣的太阳炙烤过,又不期而遇的淋过一场场大大小小的雨之后,开始了不易察觉的变化。
一场雨后,你和小伙伴们在河岸上,一棵棵一个人抱不过来的榆树林里玩儿“绕摸摸”的游戏。躲在一棵树下,一低头,看到有微微隆起的小土包,包顶有了细细的裂痕,你笑了,高兴的欢呼小伙伴们来看蘑菇。几个小人围在一起,低头蹲在树下专注的看着。你轻轻地扒开土包,里面慢慢露出白色的一点点,你慢慢松动周围的土,生怕挖坏了它。白色越露越大,直到露出一个乒乓球大的小脑袋,小伙伴们惊呼“蘑菇!”。你慢慢的把那粗粗的蘑菇腿也挖了出来,一柄小伞似的蘑菇便举到了你手中。你很得意,第一个发现蘑菇的是你。于是小伙们忘了游戏,绕着一棵棵老榆树去找蘑菇了。
你发现当你开始专心找蘑菇的时候,蘑菇们越来越多。你一个个寻着小土包,不时的惊呼“这有一个。”你在一个堆积了树叶的窝窝里发现了一个已经完全破土而出,顶着一把小伞的大蘑菇。伞盖的内侧,那粉红色的褶皱细细嫩嫩的娇艳着,引得小伙伴们跑过来羡慕的惊呼“好大啊!”,你就带着那份骄傲找啊,找啊,开始了夏天的采蘑菇。
你那么细致的洗着采来的大大小小的香菇,搓着那香菇腿上的泥巴,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想着妈妈熬白菜放上香菇的味道。挖的少了,只能和白菜熬在一起。缺少油炒的香菇鲜鲜嫩嫩的滑溜,柔韧而有嚼头。
一场雨后,蘑菇就会像雨后春笋般钻出地面,一不经意,他们就会扎堆般的聚在一起,让你一下子收获四五个。你从家前的河岸找到对面的河岸,你的小篮子里都快盛不下了。你越走越远。
一天,你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你在河岸边一个人玩儿,累了,钻进了那片杨树林里,你忽然发现树林边,那么多你从没见过的大蘑菇。你的手里放不下了,你撩起衣服兜着,还是采不完啊。你喊来在干活的妈妈一起采。那次你们采了足足一大篮子蘑菇,吃了好几天,还将老的晒成了蘑菇干儿留着冬天吃。从此,每次下雨后你都会一个人跑远远的路,去那里看看。当那里出现土包包时你就开始挖了,此后,那里再也没长过碗口大的老蘑菇。那块蘑菇地成了你自己的秘密。一个夏天要下好几场大雨呢。雨后你总能吃到妈妈做的那柔软细滑的炒香菇,或者带点儿淡淡的泥土味儿的香菇饺子。
夏天的雨后,一种长在茅草丛里的指甲盖大小的小蘑菇蜂拥而出,我们叫它“茅窝”。挤在草丛里,密密麻麻的像星星般散落着。采摘它们你是要费些功夫的。你要扒开茅草丛,捏着它的薄薄的伞盖和细细的伞柄,一下子把它拉出草丛。有时它很执拗,你捏下了伞盖,伞柄却不跟来,你舍不得留下,还得再捏一次。再有,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他们很小,你恐怕半天也采不到多少,你要一片片 的茅草丛翻过去,一点点儿的采。
采回家你要更耐心的洗和摘。那些细小的腐草根,飘在水上,夹杂在茅窝里,你要洗上几次,捡上半天。我真的是个有耐心的孩子啊,小茅窝是烙合子最好的食材,为了能吃上一个香香的茅窝“合子”,这样的工作每次都是我自己做。妈妈忙,妹妹嫌烦。每次我总是对妹妹说一句“烙熟儿了合子你可别吃啊。”
茅窝合子是别有风味的。它有猪肉的香味,细细软软,带着汤汁。刚出锅的合子皮脆,馅儿香,流汁,可好吃了。每次我都舍不得快点儿吃完,总要怕热似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余香。
你一定还在疑惑玉米秸上的蘑菇和高粱穗上的蘑菇是什么吧。高粱穗上的蘑菇据说是一种菌。黑乎乎的,像粉状。在那个什么都敢吃的年代,它是我们小孩子在野地里的美食,我们叫它“菇面”。吃到嘴里有点儿干,细细滑滑的带着点儿高粱杆的甜味。吃完总是嘴上黑乎乎的。我们小孩子总是就地解决,从不带回家。
那玉米秸上的蘑菇是妈妈采的。那时的庄稼种植技术低,结实少。不结棒子的玉米上常常长出一些肥大的玉米蘑菇。歪在长玉米棒子的地方充当着玉米。大人们舍不得扔掉,在地里干完活顺便就把它们采回来吃。常常一熬就是一大锅。说实在的,我真的不喜欢那种滋味。一股没长熟的玉米秸的甜腻味。我常常勉强吃上几口就不吃了。但我喜欢跟着妈妈屁股后面背着筐采摘的乐趣。在玉米地里穿行,一行行的看过去寻找的乐趣。
蘑菇,是我童年不可或缺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