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用几则段子(笑话)来说明一些营商和做人的道理。那些故事本身有趣,作者从故事中领略到的道理,亦具启发性。如果肯加深思,更能从中细味出其他道理来。以下抄录了原文的故事和作者的见解,也加上了我的看法。您,又会怎么看?
(原文在这里 -->《卖牛奶小贩说:1瓶3块,3瓶10块》)
故事一原文:
一个人去买牛奶。
小贩说:1瓶3块,3瓶10块。
他很无语,于是掏出3块买了1瓶,如是三次。
然后他对小贩说:哈哈,看到没,我花9块就买了3瓶。
小贩:哈哈,自从我这么干,每次都能一下卖掉3瓶。这也许不光是一种销售的手法,更是一种让你的工作生活充满创意的思考方式!
司马兵粮的感想:
本来, “一种让你的工作生活充满创意的思考方式” 确实是好事,值得学习。
不过,故事中所说的手法,是利用消费者的疏忽来促销。如果我们把这种 “不老实” 的促销手法看成 “别具创意” 而予以接受,甚至赞赏的话,那么,对于那些用劣质商品来图利的人,我们又应怎样评价呢?他们也只是利用消费者的粗心大意(没有仔细分辨商品的质量)来牟利而已。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这种 “创意” ,那么,“诚信” 二字,会不会在我们的社会中,再无立足之地?
所以,故事所描述的创意思考方式,似乎不值得鼓励。
故事二原文:
某富翁娶妻,有三个人选,富翁给了三个女孩各一千元,请她们把房间装满。
女孩A买了很多棉花,装满房间的1/2。
女孩B买了很多气球,装满房间3/4。
女孩C买了蜡烛,让光充满房间。
最终,富翁选了胸部最大的那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要。
司马兵粮的感想:
这则笑话先让人以为富翁是以 “智慧” 作为择偶条件,结果却是以女士的 “身材” 为重。这种出人意表的讽刺手法,具有很好的幽默效果。更为难得的,是作者竟能从中体味到: “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要” 这层道理。
若再细看,这则故事还展示了另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故事中的考题(用一千元的成本,设法把房间装满),与最终的评选标准(候选女士胸部的大小)完全没有关系。换言之,整个评选活动是表面一套,而背后却是另一套。所以,这个故事其实也说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人口是心非,而美其名为 “圆滑”、“世故”!
在这种 “语言伪术” 日渐普及的情况下,每个人在与别人谈话时,都不能单凭说话去了解对方,而必须猜测对方每句说话背后隐藏的真实意思。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会不会消失殆尽?而作为中国人主要沟通工具的中文,会不会失去传情达意的功能,而沦为一种专门用来说废话的语言?
故事三原文:
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
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
小王:我结婚了。
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司马兵粮的感想:
在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人在受到别人的帮忙后,会习惯成自然地,把本来只是自愿的帮忙,当成是别人必须履行的责任。
所以,从营商角度而言,作者所指出的启示有其道理。因此,商家提供优惠,一般都有限期,以免客户形成习惯。
若从个人处世的角度考虑,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也应设法避免让受惠者觉得:你给他恩惠,是应该和必然的。也许,比较好的助人之法,是令他们有能力和机会去自己帮助自己,而不是给予免费的施舍。
故事四原文:
夫妇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餐具,坚持要买,丈夫嫌贵,不肯掏钱。导购一看,悄悄对丈夫说了句话,他一听马上掏钱。
是什么让他立马转变?
导购员对丈夫说: “这么贵的餐具,你太太是不会舍得让你洗碗的。”
启示: 人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关键是角度,要善于揣摩客户心理。
司马兵粮的感想:
问题是:这么贵的餐具买回去之后,那位太太会舍得在平日用吗?若不用,那位丈夫还不是一样要洗碗!可笑的是,他竟然会被售货员用这种说词打动,可见其智慧有限。
不过,这样正好从反面说明 “善于揣摩客户心理” 的重要性 -- 要能看出这位丈夫平日在家中,是负责洗碗的人,而且不怎么聪明。可是,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此外,作者指出:“人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关键是角度”。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若能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往往能令我们改变原有观念,从而有新发现。不过,这句话也提醒了我们:倘若我们对事物没有自己的立场和主见,便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甚至被人利用 -- 就像那个丈夫一样,听售货员一说,便信以为真。
故事五原文:
女孩买了条裤子,一试太长,请奶奶帮忙剪短,奶奶说忙;找妈妈,也没空;找姐姐,更没空。
女孩失望地入睡了。
奶奶忙完家务想起小孙女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又把裤子剪短了;妈妈回来也把裤子剪短了,最后裤子没法穿了。
管理的弊端就在于: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司马兵粮的感想:
关键是:为甚么会出现 “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的情形?
问题应该出在沟通上:女孩没交待清楚裤子该多长;剪的人也没有先弄清楚该多长才对,便一下子剪下去了。
所以,这则故事所展现出的管理弊端,主要是:没有建立好工序交接时的要求。故此,要求服务的女孩只是随便问问;而可以提供服务的人也只是随便答答。等到提供服务的人真正开始工作时,也不管人家是否还需要服务,以及服务的具体要求是甚么,便随便做做了事。需要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单位,都没有进行清楚明确的交接手续。
故事六原文: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
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
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
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
司马兵粮的感想:
也许,应该注意一下:这几句话所说的,都是 “人们会说” 甚么,而不是杯子本身怎么看自己。
如果我们非常介意别人会说甚么,那么,纵使我们心中未有任何成见、财富和权势,都不会是自己,而只是存在于别人眼中的一个影子而已。
相对而言,如果杯子知道自己是个杯子,也乐于做个杯子,那么,便无需介意别人到底认为自己是牛奶还是菜油,因为杯子不会因此而变成牛奶或菜油。一个杯子无论装的是甚么,它仍然是个杯子。
同样,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也乐于做自己,那么,不管是否 “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 ,自己都还是自己,也能拥有自己。
我们若能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活,便比较容易活得轻松、惬意!
故事七原文: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
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司马兵粮的感想:
对,碗如果摔碎了,再怎么回头看,它还是碎了。这个故事本意应该是劝人:别老是追悔已经发生的事而忘了照顾现在和未来。
不过,当有瓷碗摔碎时,回头细看也并非一无可取,因为,若不搞清楚那个碗为甚么会摔碎而加以纠正的话,只怕其他碗也会接着摔下来。
所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的说法;还有 “亡羊补牢” 的故事,也是劝人要回头细看的,不过并非要人后悔,而是要人汲取教训,以免再犯同样的错。
所以,这则故事,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
故事八原文:
一只鼬鼠要与一只狮子决战,狮子果断地拒绝了。
鼬鼠说:“你害怕了吗?”
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
司马兵粮的感想:
狮子所说的道理,是着眼于别人对决战一事的看法,即:别人会赞赏鼬鼠而耻笑牠。牠不想被耻笑,所以拒绝决战。这种做法,其实是让自己的生活,按照别人的看法来安排,而不是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以及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在现实中,很多人都非常介意别人怎么看自己,结果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影子,而没有了自己。
若从实利的角度看,狮子这样处理鼬鼠的挑战,也许真的可以避免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不过,也可能会让鼬鼠有机会到处吹嘘:连狮子都不敢跟牠决战。说不定就能因此而慢慢形成一帮能与狮子为敌的狐群狗党。
其实,答应决战也有其好处,因为,假如鼬鼠真的是不堪一击,那么,跟牠决战便无需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却能够尽快消除牠的缠扰,让自己可以专心于原有目标。但若决战需要花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便说明鼬鼠是不可轻视的对手,从此应该小心应付。
所以,所谓“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应该不是要人完全置诸不理,而是应该迅速而彻底地消除滋扰。
毕竟,避开问题,通常都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应该积极面对问题!
故事九原文:
一伙劫匪在抢银行时说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
劫匪回去后,其中一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吗?”
网友微评: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司马兵粮的感想:
不过,你怎么知道晚上新闻所报道的数目是不是准确的呢?被刧的银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有意或无意地,把损失多报或少报。你不自己点一下,怎么知道?
这年头也许真的像 “网友微评” 所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但是,若拿这个作为躲懒和不求上进的借口,很可能会自己吃亏。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