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研究发布了《2021中国低代码/零代码全景产业研究报告》,汇总了供给侧低代码发展现状的同时,还首次关注了需求侧的声音,深入探讨了低代码面临的挑战。报告内容相当犀利,以下是我做的重点内容解读:
模型驱动是未来主流,但是在国内市场的玩家较少
国内低代码市场过于追捧技术门槛低、应用场景窄的“表单驱动”方案,很少有厂商选择虽公认为“未来主流”,但需要长期积累的模型驱动方案。这给市场造成了“业务人员是低代码的主要用户群体”的印象,为后面低代码的挑战和失败原因分析埋下了伏笔。
企业期望通过低代码将IT建设工作交给业务团队的目标很难实现
互联网资本入场后,“人人都是开发者”成了低代码的代名词。专业技术团队被很多媒体和舆论排除在了低代码之外,造成了企业可以将IT建设交给业务团队的印象,将预期拉高到了无法实现的程度。很多企业真的踏上低代码之路后发现,事情显然不像他们说的一样。
低代码在企业落地时最大挑战在于缺乏IT技术人才
如果有能够做好平台规划、数据治理和整体运维的架构师,以及从事应用开发的IT技术人员,低代码确实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两点显然偏离了媒体塑造的低代码预期,即“不需要技术人员也能做软件”。
业务人员做软件的理念让低代码陷入两难
这份报告中第一次关注到了低代码的挑战和失败的原因,并将疑问聚焦在“让业务人员做系统”上。不需要IT知识也能学会的低代码平台,无法满足业务场景所需;能满足业务场景要求的平台,业务人员学不会。这两项将问题明确的指向了“业务人员做软件”的假设。事实上,欧美的研究机构最近推出的低代码相关报告,也在下调对Citizen Developer的预期。
看完报告,我有另一个更大的疑问:如果让低代码回归IT技术人员,打破“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梦想。没有了用户规模爆炸的预期,互联网投资界会不会集体撤离低代码这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