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淤泥下的暗黑英雄
————浅析《闻香识女人》中范克中校的人物形象
But there is nothing like the sight of an amputated spirit. There is no prosthetic for that.
喜欢搬张板凳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是最近才有的习惯,以四楼的视角去看周围的一切,对面就是规格一样的后窗,着实过了一把希区柯克《后窗》中杰弗瑞窥视的瘾。不同的是,他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我自己,单纯的寻求平静,发发呆放空自己,这种感觉是在白天无论如何也不曾有过的。我也会看着对面每个窗口内的形形色色的人,思考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想着自己的一天或天天。看归看,从来不评价,因为我知道,我所知道的,终归只是一个窗口内发生的故事,窗口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从来不猜测,从来不评价!不一会儿,窗内的灯错落有致地熄掉”,你就知道,夜晚十一点的钟声正在敲响。尽管如此,我还是会继续坐在那里,似乎是,看不见的时刻,更有魅力,更能使人平静下来。
一天夜晚,楼下发生了一件事,一个中年男子殴打了一个女学生,不敢加任何修饰词,因为究竟是什么原因我现在都不知道,有人猜二人是父女关系,女儿犯了错,被父亲教训;也有人猜是这个女学生惹上了黑社会的人········一瞬间,打破了夜本该有的安静,整栋楼的人都出来了,七七八八地议论着这件事,大家都在猜,都在热烈地议论,后来,警车来了,男子被抓,女子被扶回了楼里,再后来,夜恢复了原有的安静,再后来,这件事就在校园传开了,各种版本的故事都有。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一件比打人更有谈资的事出现后,大家自然就不会再关注和议论前者了。”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最近常常想起这句话,实在是不喜欢别人猜测和揣摩自己的心思,也不愿去猜测别人的,与其说是不喜欢,或许是我们自己常常都无法透彻地认识到自己,又怎么去对一些人和事物妄加评论与猜忌呢?
翻拍于1974年迪诺·莱希的电影《女人香》,由马丁·布莱斯特执导,阿尔·帕西诺、克里斯·奥唐纳等主演的《闻香识女人》,电影是前段时间就看了的,剧本的改编弱化了弗兰克•史雷德中校的缺点、压抑和阴暗的一面,他虽然险些败给生活,却仍旧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他对女人的喜爱与对气味超越常人的判断力让他更像个魔术师,创造奇迹的人。他对世界的仇视与热爱同在。而他的原型,意大利作家乔瓦尼•阿尔皮诺笔下的上尉法乌斯托,更加真实、平凡。他没有对气味的敏锐,整天躲在一副厚重的墨镜下,最大的兴趣是用恶毒的方式让自己高兴。他用尖刻的语言让身边人的痛苦昭然若揭。这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暴风雨比阳光更好,因为阳光只能制造寂静和安宁的假象,而暴雨让你知道身在何处。
社会病态下的人性异化与内心的孤寂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个时代所独具的痛觉与哀伤。错把白痴当英雄,违背原则,污染灵魂,盲目地护卫传统价值观不受摧残,好在灵魂不可能有义肢。从未想过翩然离去,内心又渴望能够留下,使得孑然一身行走在现实淤泥狂流下的人们黑暗孤独却永不颓然。
假期里的富人总爱救济贫者;查理与范克中校的结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充满神秘色彩的同时率先给出一种粗暴尖锐的人物感觉。“不能称其为长官,不要问太多,就算倒下了站不起来也永远不要尝试去扶他”,范克近乎以一种不与任何人交好,表面存留“得完银星得银熊”的傲骨与偏执劲儿来与外界对抗。当精妙优美的音乐响起,黑暗一角的沙发上,手中摇晃着红酒杯的范克,重复着那句“荣耀,荣耀属我主”的话,透过外窗稀疏的阳光打在脸上,让人明白了,他的灵魂从未被污染,活在黑暗之中的他,扔存有一种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纵使孑然一身,孤独,落寞,“信仰”却一直都在,灵魂,一直骄傲!
对于家人,他这样形容:“懒鬼的智商,竟然是我的种”,粗暴怒吼将孙女呵斥开去,表面存留些许关怀与客气,实则内心充满了不满与厌恶。而在他的家人的心中,他永远是个能交心的大战英雄,却也是那个色情专线,喜欢讲脏话的烂人,他的内心一直很痛苦,盼望将自己的脑袋打开花以寻求内心的自我救赎。他的生活,除了”闻香识女人“,其次就是法拉利跑车。他对那个害怕跳错舞步的女人说”跳探戈无谓对与错,不像人生’,可见,在他看来,人生的对错难以解脱,而一切自由事物的轻松愉快,是那么地令人向往。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充斥与心,可却从未想过翩然离去,内心又渴望留下。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勇于自担责任的人,而是寻求靠山的人“,他劝导查理,前者好于后者,做一个“沙漠骑兵”。在会上,他大声怒斥,这个时代错把白痴当英雄,盲目护卫传统价值观不让其受到摧残,揭示断了枝干的摇篮也会垮的事实,赞美遵从原则,不让灵魂被社会病态现实淤泥污染的人。敏感又富有同情心,坚毅而又透彻的他,纵使眼前黑暗一片,内心光明。影片最后,主动与孩子们重归于好,一片光明散落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