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改过这样一个网名,叫“倒计时还是会让人心跳”,我妈妈看到后说什么倒计时倒计时的,赶紧给我换掉。我不理解,不就是一个名字而已嘛,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吧。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有点明白妈妈当时那样说的意思了。我注重的是倒计时的紧张和兴奋,但是,在我妈妈眼里,那是从指缝溜走的时间,转瞬即逝得可怕,明明吃团圆饭的情景还恍如昨日,转眼今年又已过去一半。年龄增长了,日子却是递减了,可不就是倒计时么。
小时候总觉得长大的过程很漫长,长大后特别是20岁过后,总觉得时间像长了翅膀,飞着走。以前认为快乐的时光过得快,难过的时候度日如年。可是,童年按说是无忧无虑的,可为何短短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感觉可以做好多事情,可以跳皮筋,可以跳房子,可以玩双杠;现在,理论上讲,应该压力更大,没有那样单纯的快乐了,可是哪怕是过去一天的时间,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也理不清自己这一天究竟干了什么,就这么一恍神儿的功夫而已。以前的十分钟好像比现在的一天更长。
我突然想到之前看到过的一段话,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早已经死了,只不过是依靠惯性活着,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能解释为什么烦恼更多的成年人反而会觉得日子过得更快了。因为小时候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且期待着第二天能够找到新问题的答案;成人后,大脑已经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认知体系,生活中大部分的事物不再能够勾起我们对它的兴趣,按部就班的两点一线或是三点一线。
一个新奇有趣,充实有意义,时间自然显得饱满,一个枯燥无味,无聊又无收获,时间自然贫乏。
说到底,时间并没有变快变慢,变的是我们。刚到公司上班的时候,由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任何知识都需要重新储备,在那段时间时常感慨“终于下班了”;距离入职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有些东西可以做到无障碍输出了,到了下班的点,会说一句“这么快又下班了?”。
想到这里,不禁又要问那为什么客观的时间并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在不同的状态会对时间有不同的概念呢?我在网上搜索资料,原来这种不同的感知称作差时症:
1889年,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最早提出了两种时间的理论。他将时间分为了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客观时间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自然时间、空间时间。而主观时间说的是心理时间。柏格森认为传统意义上是用空间的固定概念来说明时间。按照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依次延伸发展的。而在和其不同的心理时间中从来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界线,这三者是互相渗透的。因而心理时间是具有弹性的,人越是进入意识深处,空间时间越不适用时,只有心理时间才是具有意义的。
首先对差时症这个现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哈德森·侯格兰德。1933年他照顾患流感发高烧的妻子时,发现即使只离开一会儿,妻子也抱怨他去得太久。侯格兰德让妻子估计一分种的时间有多长,自己拿出秒表核对。37秒之后,妻子说一分种时间到了。她的体温越高,对时间的估计越快。侯格兰德怀疑这是因为大脑内有一个内在时钟,体温的升高会让它的速度变快。此后一系列的实验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对脑袋加热,或者让人待在高温房间中,都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或者说其脑内的时钟走得快,速度可以快大约20%。
看来这不仅是个复杂的心理学问题,还是道不明的哲学问题哦,已惊呆!
既然“只有心理时间才是具有意义的”,那么就随心去过吧。我喜欢时间走的慢一点,所以我不断让自己学习新的东西,感觉这种像小时候一样接触新知识的过程可以把一分钟掰开来过。我不希望时间流逝的无声无息,于是我今天买了个手表,看着它走,还是心安一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