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居易的最初印象,是“长安米贵,白居不易”这个段子。说的是白居易还未成名时,顾况开玩笑的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等到白居易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顾老先生即感慨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白诗通俗易懂,老妪能解。有“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的传闻。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白诗名句,都是放到今天都能看懂的白话。《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忆江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诗“老妪能解”不仅在于它的浅显,“老妪能解”隐藏的前提是老妪愿解,白诗不仅是语言上贴近民间,更因为他的同情心、所写底层人群的生活疾苦还被传颂。
《观刈麦》中“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见刈麦人在烈日炎炎下劳动,却还是吃不饱,不由得自愧的尽日不能忘。
《上阳白发人》中“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玄宗末年选入宫时才十六,如今已是六十了,上阳的秋夜长,无眠天却迟迟不亮,春天的白天久,一人独坐天却迟迟不黑。“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梁上的燕子双宿双飞让人羡慕,但我已老了,早已嫉妒不起来了。夜莺和燕子来了又走,已记不得多少年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个卖炭的老翁,满脸的灰尘,身上到处都是因为烧炭而造成的颜色。所卖的炭钱也只够充饥御寒,一身单衣的老翁却只想天冷一点让炭能卖个好价钱。“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然而两个骑马的官差,吆喝着牛车向皇宫拉去,却说是皇帝的旨意。可怜一千多斤的炭却只换回了半匹红绡一丈绫。
……
感同身受是文学作品吸引读者的基础。最近读的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某人写长篇小说这个事实,即小说不是自发产生的,都必须是从属的,都有一条与现实世界联系的脐带。但是,不仅仅因为小说有作者才与实在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因为在编造和讲述的故事中,如果小说不对读者生活的这个世界发表看法的话,那么读者就会觉得小说是个太遥远的东西,是个很难交流的东西,是个与自身经验格格不入的装置:那小说就会永远没有说服力,永远不会迷惑读者,永远不会吸引读者,不会说服读者接受书中的道理,使读者体验到讲述的内容,仿佛亲身经历一般。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诗在市井流传之广,跟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写实论事的风格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也是一名佛学家,这可能也是他有如此的慈悲情怀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