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论语》乡党篇中的一则,长期以来,这两句话都被翻译为“吃食品不嫌精,吃肉不嫌细”,也就是说孔子的观点是吃的东西越精致越好。这实在是对孔子极大的误解,这话应该不是孔子的本意。
在正式开始为孔子翻案之前,先看一下《论语》这一则的全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啈,鱼馁而内败,不食。色恶,不食。息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按照传统的翻译,这一段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果按照“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来理解,大家不觉得很无聊么?只要是头脑正常的人,有谁会因为食物太精致而嫌弃的?所以,这里要么有故事,要么就是解释存在错误。
1.不是讨厌是满足
要准确理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首先要做的事对字义的准确解释。这两句话中,“厌”这个字连续出现了两次,理解这两句话的关键就在于“厌”字的解释。如果把“厌”字解释为“嫌弃”,那就是传统的解释;但是仔细阅读这段文字,这里的“厌”字解释为“满足”更为恰当。如果这样解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正常顺序应该是“食不因精而厌,脍不因细而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了“吃东西不能因为食品精细就贪多求饱”,讲的是吃东西要节制而不是追求食物的精细。
2.孔子其实很节制
在阅读《论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很难理解的词句。要解决这个问题,联系上下文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后,紧接着几种不吃的食品。最后是吃的时候的规矩。仔细分析,会发现孔子是个非常节制的人。即便是饮酒,前文说“无量”之后,马上还要补充一句“不及乱”。一个非常节制的人怎么可能贪恋美食?更何况这是在同一段话中,两种态度完全相反的论断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同时出现。即使是面对孔子非常喜爱的姜食(唯一享有“不撤”待遇的食物),孔子也依然表现出了“不多食”的节制。
3.不是讲究是无奈
看了上边两段,有人可能还是会不服气。因为根据后文,孔子在吃的方面是很讲究的。不光是腐败的不吃、颜色差的不吃、有异味的不吃、烹调不好的不吃、时令不对的不吃,甚至连切的不漂亮的、配料不对的也都不吃。孔子讲究吗?也讲究,但更多的其实是因为环境所限。孔子是办学校的教育家,老师学生一起吃饭,人数应该不会少,很多人一起吃饭,最怕的就是食物中毒。在医疗技术还很落后的时代,避免食物中毒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管住嘴”。“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用祭祀时的肉尽量不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能超过三天,三天过了就不能吃了。在没有保鲜冷藏设施的春秋时代,肉品存放三天,若是冬天还好说,如果是春夏秋三季,腐败变质基本上是肯定的了。
考虑到孔子一贯的个人作风,联系上下文,再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不难看出,孔子这个老头其实不是个好吃嘴。在物质条件不发达、医疗技术落后且频频发生战乱的春秋时期,饮食保健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身体健康得到了保证,个人理想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是非常清醒的。
吃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吃,孔子应该是很有研究的,不暴饮暴食、不食用过期食品、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适量饮酒、用姜食保健,活脱脱一个养生大师。在物质比较匮乏的春秋时期,能活到72岁,孔子的养生功夫是很有成效的。要知道他的得意弟子颜回,29岁就头发尽白,40岁就英年早逝,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是死于什么原因,但联系到其一生都身居陋巷且每日只是‘一瓢饮、一箪食’,营养不良应该是差不离的。
附:阅读《论语》的几个注意事项
1.阅读经典,字义准确是基本要求。因为时代太过久远,大部分古代经典都是残篇,这其中就包括《论语》。再加上古人写书的时候非常珍惜笔墨,所以今人在阅读是对字义的精准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字义理解出现了偏差,就等于开车走错了路。错误谬传就不可避免。
2.阅读经典,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一个人著书立说,或者集纳成集,思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连贯的,风格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日常语录的一本经典。即便如此,联系上下文对于准确理解《论语》还是有很大帮助。
3.阅读经典,要参照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任何人著书立说一定带有他自己的个人色彩。《论语》这种语录式的经典就更是如此。脱离了时代背景阅读经典,就难免会出现晋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的千古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