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经济数据,前面我们讲了经济增长数据,接下来继续讲通胀数据和流动性数据。
通胀数据,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CPI主要衡量终端的生活用品价格,反映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般认为CPI>3%就处在高通胀阶段,欧美国家的CPI长期在0-3%之间波动。PPI主要衡量的是工业品的价格,包括电力、煤炭、水等能源材料和工业原材料,可以反映企业生产和投资的情况。
PPI和CPI不能孤立看待,两者之间的差距,对于分析经济和投资周期,具有重要指示意义。通胀理论很复杂,对你来说,可以记住一条基本逻辑:一般CPI相对PPI持续上涨,意味着企业有更多利润,对投资股市是利好消息;反之,CPI和PPI的差值下跌时,说明经济需求疲弱,CPI低迷,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买商品回报率高于股票。
第三个方面的数据是流动性数据,包括量和价两个方面。
数量指标包括M2、信贷、社会融资总量等数据,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所以最需要关注的是信贷,信贷刺激意味着实体流动性扩张,对投资的影响非常直接。最典型的就是四万亿时期,2009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里贷款激增将近一倍,而一般年份的增速也就在10%左右,这种货币宽松不光在中国,在国外也是很罕见的。结果是什么呢?风险资产暴涨,尤其是和实体流动性直接相关的房地产和股市,按照统计局的数据,当年全国新房成交价格涨幅达到24%,实际上很多城市的房价接近翻倍。2016年房地产暴涨也是这样的逻辑,2016年新增贷款总量虽然不大,但其中高达44.8%用于房地产贷款,房价就涨了。
价格数据就是利率,利率有很多种。你可以重点关注三种:一是短期的货币市场利率,核心是七天逆回购利率,最直接的体现了金融体系内的资金面情况,所谓的钱荒就是这个指标暴涨。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基础货币,如果这个利率上调意味着央行在收紧货币。二是中期的贷款利率,每个季度央行会公布一次数据,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对房地产有直接影响,比如2014年开始房贷利率不断下调,刺激房价涨了两年。三是长期的国债到期收益率,一般是把它看作长期的无风险利率,当无风险利率下行的时候,意味着流动性宽松,经济预期疲弱,金融资产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比如2014年开始无风险利率大幅下行,催生了2015年的股票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