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年前,跟朋友聊起:30岁以后,人生是不是就会定型。如果再不去养成读书的习惯,再不去养成锻炼的习惯,再不去养成精进成长的习惯,是不是就很难再养成了呢?
那时候我26岁,他29岁,聊这个话题,相互都有些许焦虑在心头。
我想,如果生活与状况三年都不产生变化,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真是一个值得焦虑的事情。毕业至今,7年时间,我从村里头进城,也花了这个时间。(别笑,我真的是我们村的希望)。
二十几岁,真的没有十年那么长,这确实戳中了我们这些人的痛点,十年怎么能这么快就过去了呢,过去就过去了,怎么感觉自己成长就那么一点点呢,我们想努力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的,可谁能给我们一点点时间去看看世界呢?谁能让我们焦虑而紧迫的生活松一松紧绷的弦呢?
这个年龄,有权力抱怨,但没有资格抱怨。我们忙着低头拉车,也不要忘了要抬头看路,三十岁,不是人生的分水岭,前面的路还很长,不必那么着急。我时长告诉自己,保持好奇心,保持可塑性。后来读到乔帮主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我就更确信是这么回事,永远要警示自己,要勇于改变自己,拥抱变化,有保有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总结来说,三十岁还能持续获得这样的勇气,有如下三点需要特别思考:
1.你与什么人为伍。
与胖子在一起,大概率你会成为胖子,与早起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勤奋,跟爱学习成长的人,你也会获得更多新知识。未来收入会等于你最亲近的5个朋友的平均值。
2.身在什么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的是莲不是人。莲的环境没办法选择,但三十岁我们,想要在一二线大城市还是家乡小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乡小镇的土豪年入20万,优越感也许就限制了认知天花板。一二线大城年入50万还夹着尾巴做人,广阔天地任你飞。
3.是否自我学习与迭代。
基于前面两点,人很容易自我满足,小富即安。没有变得更大的目标与梦想,即使有如唐明皇李隆基,后半生再无更大目标,也容易茫然与堕落。如果经常看到昨日的自己是个傻×,觉得去年的自己挺稚嫩。那还是值得庆贺的,你依旧在迭代成长。
如果能与牛人共处,能在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能每天学习新知与迭代,就算今天三十岁,四十岁,那又如何?前半身止步不前,后半生愤然觉醒,又有何惧?(《我的前半身》中罗子君不就是这样嘛!)大不了多活十年!!(对连岳这个标题的那篇文章深有体会,深表赞同)。
别说三十岁,四十岁都不是人生定型的尺码。养成精进的习惯,给自己赋能,让自己活出更高的质量,浪费的青春还能弥补回来的。
与其感叹人生,不如重塑自我。
与你共勉之
----------------------------------------------------------------------------------------------------------------------------------------------------------------------------------------------------------------
五月要说再见。五月最后一天,打算写下点什么。写完了就到6.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