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人人都有排队测核酸的经历,最久的一次我排了快一小时,那次是因为再不做就要断血了。
在排队时大多数人都在看手机,当然也包括我。并且我发现可以从人们手指的动作去猜测他们在做什么:
手指以上滑为主,伴随少量点击和滑动:可能是在刷朋友圈刷抖音、刷微博小红书;
手指基本不动,手机横过来还戴着耳机:可能是在看电视剧或综艺或电影或其他长视频;
手指间断性地上滑:可能是在阅读,比如在看小说。我发现看小说的人通常会把字号调很大,尤其是屌丝逆袭的爽文小说;
双手打字,手指飞舞:可能是在聊天或发消息,或是在打游戏,区别是面部表情会有些差异。
还有些戴着耳机只听不看的,除去个别边听边唱的,倒是不太好判断是在听音乐还是听书或其他了。
碎片化时间
跑题了,这里要说的并不是如何窥视他人,而是碎片化时间怎么支配。其实不限于排队,等电梯时、走路时、吃饭时、等某位朋友、上下班路上,甚至是上厕所时,都是我们的碎片化时间。
不同人对碎片化时间的使用不尽相同,有人随心所欲,有人则提前规划。对我来说,我会想要尽可能的掌控它,虽然事实上并不能全如我所愿。按照事后是否符合我的预期,可以分为符合与不符合两类。
先说符合的,也就是我期望的:
一是工作相关的重要事情。如回顾或检查一下是否有上级交代的事项,或是下级的其他紧急事项,以及一些核心业务和数据是否正常;或是尚未找到妥当方案的某个问题。
二是对自我认知的输入型事项。我在和自我较劲的过程中基本养成了没输入会“饿”的习惯,具体的如:
知识星球。我加入了两三个,定期去看看各行业人士的思考分享,偶尔也分享些自己的看法。
微信读书、微信听书。最近开始用听书是因为可以并行地做其他事,比如开车上班的路上,而且还可以倍速听,坏处则是要一下子没跟上则需要手动倒回去,或者先跳过,不像阅读那样方便。
微信公众号文章。主要是关注的公众号发的内容,也包括取关一些“变坏”了的,和找一些新的号。
电台类的播客节目。如各行业大佬们关于新技术新趋势新现象的看法和思考,能拓展一下眼界。最近在用朋友推荐的小宇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学习类的。有职业相关的,也有兴趣相关的。如吉他弹了好多年,一直没能达到不错的水平,兴趣也有在变弱。近一年找了老师和教程进行知识梳理和重新学习,发现兴趣又回来了,以后我可能会分享些学习过程。
艺术欣赏类的。如电影和音乐,我每周会看1-2部电影,并阅读相关的影评,了解导演和演员,一是更深入地了解它,二是用来寻找其他待观看的电影。电视剧我则很少看,觉得它太占用时间了。
三是输出型的事情。若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那只好比是一块硬盘;若有输出但等于输入,那只好比是一根数据线。对输入进行整理、消化、吸收、实践和思考后的输出,才是我希望的。举几个例子:
列一些具体要做的事项,因为光想还不够,行动才能带来改变。这里我会区分一下是要即时执行,还是可以先做记录后续再做执行的计划。
记录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的思考。我公众号停更了快2年——其实之前也没写太多,平时都记在有道云笔记和苹果系统的备忘录里了,主要是这样更灵活、轻松和随性一些。不过我想再提高一下输出质量,以对外的文章形式进行输出,能更好地梳理自己的知识并获得他人的交流和观点,同时还可能对他人有些帮助。
再比如用学习到的新知识去弹奏新的曲子,最近在学习调式音阶,和尝试进行一些即兴演奏。相较于之前而言,这也是对输入的知识点进行自己处理后的新输出。
除去上面列的我希望发生的事,也经常会有预期之外的事,比如:
不小心点进了某个无关紧要的微信群,浏览其中的消息;
和某个人或某个群进行没有目标和主题的拉家常式闲聊;
打开抖音/快手/视频号/朋友圈后刷刷刷,停下来时发现已经过去了“快乐”的一小时;
看到某个热点事件后去追踪其前因后果;
八卦一些无良艺人的事迹,又称吃瓜;
被某个标题党的文章或视频夺去了十数分钟的时间。
大体上,前一类是改造外部世界为主,属于信息互动/输出型的,可以称为生产型事项;后一类则是被外部世界改造为主,属于信息获取型的,可以称为消费型事项。
控制和平衡
若不加以控制,生产型和消费型的比例会一边倒,且往往会是消费型的占据绝对上风。
具体的案例就是上班路上刷抖音,看到美女小姐姐后又改刷小红书,各个群里发的段子、链接、图片和视频都要看一眼甚至仔细阅读,午休时间看电视剧,吃饭排队时看小说,核酸排队时刷朋友圈,下班回家看综艺,睡前再刷会儿抖音不然睡不着。
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且不乏有人这么想:
“每天工作那么累,用这样轻松的方式放松调节一下挺好的呀!“
”属于自己的时间为什么要那么卷那么努力,不累吗?”
但我相信,只要试着去回顾每一段消费型的时间开支,多少会心生后悔感叹又浪费了一大把时间。而生产型的则不会,往往会带来更充实的心理感受。
当然,若是全部时间都是生产,会绷得有些紧,尤其对习惯了消费的人来说。我的建议是不能完全放任自己,而是需要控制,从少到多,不断增加生产型的时间比例。
另外,也要接受自己偶尔的消费型时间开支。
一方面是确实会起到些调节作用,既要勇于和自己的意志力较劲,不断去试探和突破它的极限,但不时也给它放个假吧。
另一方面是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被失控的原因,并进行相应优化,并进一步举一反三到其他事上。
如当我发现自己有不少时间被一些无足轻重却又不想退出的微信群的消息占据时,适逢微信新版推出了折叠群聊的功能,我便果断折叠了这些群,从而换来一片清净,省出了许多时间。
从这个思路出发,我又联想到各新闻APP 的推送也占用了我许多的时间,于是我调整了它们的消息提醒设置,便又省出了许多时间。
此外,给自己一些的信马由缰的时间,也会多一些其他的可能性,有时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意义是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做那么多生产型的事又有什么用呢?最后不都是这样过每一天、过一辈子,我喜欢消费还能多开心一些,这么搞有什么意义嘛?
一方面,快乐是有不同的。
消费带来的快乐门槛较低,几乎人人随手可以获得,可以认为是低级别的快乐。
而生产带来的快乐则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惊喜和体验,犹如坚持跑完的马拉松,也好比一身疲惫终于爬到山顶后的风景,没去过的人不知道,到过人的则不后悔。这种快乐不轻易获得,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松拥有,可以认为是高一级别的快乐。
另一方面,对某事从消费转向生产后,往往能提高在该领域的认知深度。不论是工作中的专业能力,还是生活中的兴趣爱好,都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对公司对他人更有用,让自己更自信。
最后,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其实无论生产或消费,或是谁的比例更大,并不存在什么大的区别,也没有谁更有意义一些,因为最终我们每个个体都会死亡消失,所以都没有意义。
或是叔本华所说的钟摆,我们要么处在追逐欲望中的痛苦,要么处在欲望满足后的空虚。人生就好比一个来回摆动的钟摆,并没有过多意义。
但具体的每一个时刻,却是我们在真实地存在着,感受着自我和所处的环境,即使生活本身没有意义,但我们也可以赋予它一个意义。
于我而言,去找到让自己有激情的事、去做不同而非千篇一律的事、去聚焦高级快乐的生产而非低级快乐的消费、对他人能多提供一些帮助、对这个世界有一些好的改变,都有意义。
对于占据我时间的每一件事,不限于生活,也包括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我发现当重新去审视和它的关系,尝试将自己从消费者的角色往生产者的角色去转变时,总会带来新的视角,寻找到新的意义。
比如,在工作里,把自己从干完活领工资的角色中跳出来,每完成一件事都复盘一下,哪些做得好哪些没做好,以后要怎么扬长避短。更进一步,可以把这些思考总结分享给同事们,和他们交流和提高。
刷抖音时,想想这个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高的成本去制作这样一个视频,他的动机是什么,他得到了什么,怎么得到的,然后自己也动手试一试。
看电影时,多留意一些细节,想想导演为什么要这样拍,想要表达什么,可以动手写一写影评,字数从少到多,观点从普通保守到大胆锋利,试着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听音乐时,注意一下歌词而非只是听个响。简单一些可以每周学会唱一首新歌,录下来并分享到某个平台。有基础的则可以深入一些试着找一下乐谱,或者动手扒一下谱,多听听和弦和编曲,不仅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还能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你觉得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你在碎片时间里会做些什么,留言说说看吧。
可关注同名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