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和孩子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子课堂,我是耿科,上课前,先分享一个防疫小知识,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好,进入今天的弟子规学习,今天是第九次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父母呼。应勿缓,今天学习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 行勿懒 【注释】命:命令,差遣。【解读】父母命令,行动不要懒。都知道,命令是一种权威性指示。命令一下,刻不容缓。军队最爱下命令了,电影上多有镜头,命令一下,接受命令的下级马上立正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古人说:“父亲命令呼唤,立即答应‘唯’而不是缓慢答应‘诺’,无论是正在写作业还是正在吃饭,都要立刻停下来,跑着去而不是走着去。”(《礼记•玉藻》 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业:书写用的木板。)“手执业则投之”的“业”是古代书写用的木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喊你有事,即使你正在学习写作业,也要把“作业本”放一边去;后面的“食在口则吐之”一看就明白了,吃在嘴里的也要吐出来。这就堵住了很多孩子偷懒的理由:我正在学习呢;等我吃完再干!不过有偷懒理由,也比磨磨唧唧强;也比装聋作哑跟尊神似的一动不动强;也比会翻白眼的强。——为啥非得我干?我又没说不干,你啰嗦个啥!
另外,“父母命,行勿懒”并不只是孩童时代应该做到的;成人后,也应该做到。尽早干完不啰嗦,给父母一个交代,别让父母觉得“孩子越大,越使唤不动”。 《弟子规》教“父母命,行勿懒”是对父母的态度,也是执行力的培养。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形象的解读了这几个字,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了解一下,说文解字这本书,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年间距今2000年左右的解释,至今完全适用,“父,矩也。家长率教者。”本义是手持石斧。引申为父亲。《说文》“母,牧也。”本义是母亲。《说文》“命,使也。”本义是指派。引申为命令,召唤。《说文》“行,道也。”本义是道路。作行动、实施解。“勿”同“毋”,《说文》中“毋,止之也。”表示劝阻和禁止,是不可、不要之意。《说文》“懒,懈也。”本义是懒惰。父母让我们去做的事,要马上行动起来,切莫偷懒。
《弟子规》是童蒙教科书,童蒙阶段是养成洒扫应对、待人接物方法的重要时期,依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主,“父母命,行勿懒”对于父母所吩咐的,要及时去执行,绝不拖延,这种良好的习惯将陪伴孩子的一生。现在我们在落实“父母命,行勿懒”这一句的时候,也许会有些抵触,这句“父母命”不好落实,为什么?因为父母的指示未必是全部正确的,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成人来说,父母有些值得商搓的指示,让自己走错路、做错事,对于这些指示,那可不能“行勿懒”,当用怡吾色的态度来应答、表达,《弟子规》后面的“亲 有过,谏使更”对父母亲不正确的想法与做法,要用心来劝谏。所以提升自己的智慧最为重要,才能有能力来判断对错。而身为父母也要明白“活到老,学到老”,自己的见解要与经典相符,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或建议才更合理。
在生活中,您的孩子听到父母的吩咐“行勿懒”吗?在工作中,自己对领导、对客户的 吩咐会“行勿懒”吗?《弟子规•入则孝》教“父母命,行勿懒”,字面的意思是“父母的指示,执行不懒惰”,“命”本义是指派、发号,是命令、指示,“行”是实行、执行,说白了“父母命,行勿懒”也是在考验孩子的执行力,能做好一件事,往往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方式方法、天赋能力,外界支持等等。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真正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说干就干的执行力。不管你的方法有多好,计划地有多周详,天赋有多出众,外界给你的支持有多大,如果你不去执行,不去行动起来,那么是永远也不可能将这件事做好的。不夸张地讲,这世界上大多数的失败,往往都败在执行力太差。我相信,不少人都制定过减肥的计划,都发誓不再熬夜,要早睡早起,都在年初的时候喊过今年要读几本书...
但真正能做到的,往往是屈指可数。执行力如此重要,我们怎样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呢!
用一句话回答就是:行胜于言。再具体一点就是:家长以身作则的前提下,把目标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为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能够持续性的感受到快乐和滋养。培养执行力的方法很多,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就围绕着行胜于言,继续拆解: “家长以身作则”就是常说的“父母先做到”。你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在父母身上或许都有!
网上有一个妈妈带小朋友的故事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深思,我家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跟我反映孩子,在学校不爱说话。我便开始苦口婆心的,早一遍晚一遍嘱咐孩子:在学校要多跟老师、同学讲话!越唠叨越不说。后来我接孩子放学的时候,也不忘“教导”孩子:一定跟老师说再见。孩子的嘴闭得更紧了,我能明显感觉到她的抵触。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我和他爸爸都是内向型的,在陌生的环境也是不说话的。父母内向,却要求孩子外向活泼,凭什么?!父母不爱讲话,却要求孩子健谈,这是什么歪理?!自己都做不到,怎么有脸,要求孩子?!
从此我再也没有要求孩子多讲话,懂礼貌,打招呼。我只是每次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跟她的同学打招呼。就在前两天,又一个送孩子上学的早上,一见到老师,我就跟老师说:老师,早上好!一时没憋住,跟宝宝说,宝宝跟老师说早上好。宝宝很自然的说了一句:Good morning~从之前让她跟老师说再见,明显的抵触,嘴巴闭得更紧;到现在自然而然的说出口,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我放弃了说教,从自身做起,孩子就被带动起来了。这就是行胜于言,家长以身作则的神效。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想要孩子执行力强,首先作为父母,就得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是培养优秀孩子最好的办法,但是最实用的方法。孩子们“父母命,行勿懒”是执行力,我们都希望自己优秀,那么久需要通过自己的践行,不止做到了对父母的“行勿懒”,而且还要扩展出去,对老师、对长辈、同学也是如此,就是一切大众都应该是“行勿懒”,尽心尽力来学习、做事、来待人,不仅是对人的恭敬,也是尽忠职守,做好自己的本分,以勤为本,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