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94岁的叶嘉莹先生获评“最美教师”。
主持人任志宏在颁奖词中说,叶嘉莹先生,“一顾诗倾城,再顾诗倾国,从读诗到写诗,从品诗到讲诗,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诗词教育是关于生命的自我救赎。她这一生颠沛流离,唯一的根深深地扎在了中华古典文学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叶嘉莹先生是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中国古典文学院院士,她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古典诗词与文化,是古典文学的泰斗。
叶嘉莹先生没来颁奖现场,她在视频中说,“我们作为老师,像韩退之所说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们责任重大!”
一顾诗倾城,再顾诗倾国。
叶嘉莹先生从事教育事业七十多年,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和传播,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更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著述多达40多部。
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叶嘉莹先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方面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她不愧是贴近时代的一位大师和先生。
媒体评论说,叶嘉莹是当代唯一被称为“士”的女先生 。
《鲁豫有约》节目,称叶嘉莹先生是“穿裙子的士。”
叶嘉莹先生九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除了她在学术方面的教书育人,更有她的高尚情操,足以感动世人。
2018年6月3日,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全部财产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叶先生没有来到捐赠现场,由其助理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静代为捐赠。
叶先生这样说:“君子忧道不忧贫,所以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而烦恼。我自己内心有我的理想,有我的操守。我觉得这样我就活得很平安,也很快乐。”
2018年12月8日,中央电视台公布了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叶嘉莹先生名列其中。
叶嘉莹的名字,很多人还很陌生,因为她从事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领域,在当今非常冷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网络投票环节中,叶嘉莹的票数并不高,因为知道她的人实在太少。
2019年1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叶嘉莹落选。这也正是叶嘉莹的品格,淡薄名利。
2017年4月22日,叶嘉莹先生走进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
董卿评价叶嘉莹先生:“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灯和灯塔。她的一生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书香之家,从小喜爱中国古典诗词,少年就开始吟诗作词。
叶嘉莹15岁时所写《秋蝶》,才情初露,“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1941年,17岁的叶嘉莹就读大学期间,因战乱与父亲失联,更遭遇了丧母之痛。
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迁居台湾,第二年,叶嘉莹丈夫入狱,自己和幼女也被拘。
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派往美国讲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
1976年3月,叶嘉莹大女儿夫妇因车祸遇难,悲痛难抑。“平生风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叶嘉莹先生痛定思痛:“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人终极的追求与理想。”
2016年3月3日,叶嘉莹先生做客《鲁豫有约》节目,专题节目名称就是《叶嘉莹:92岁穿裙子的士》。
提及当年的颠沛流离,叶嘉莹先生眼湿泪光。
九十多岁穿裙子的士。
一世飘零感不禁,未减归来老骥心。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1978年,叶嘉莹先生向中国政府提出回国讲学申请。
1979年,叶先生的申请得到了批准,从此开始了每年利用假期越洋回国讲学的忙碌生涯。
三十多年来,叶先生应邀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几十所大学讲学。
2013年,叶嘉莹先生决定定居南开大学学校为其专门建造了一栋中式书院——迦陵学舍。
2015年10月,迦陵学舍正式启用,集教学、科研、藏书于一体,陈列了叶嘉莹先生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绵成。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全都用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与传播之中,她在《朗读者》节目中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青年人知道,你不但对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叶嘉莹先生坦言:“我已经九十多岁了,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我要把中国传统中最宝贵的一部分留下来”。
2016年,叶先生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2018年4月,叶先生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40位外国专家之一。
叶嘉莹先生一生命运多舛,但她志向高尚、精神高洁,诗作给人力量,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代代相传。
国家精神造就者,当如女杰叶嘉莹。
叶嘉莹说,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书,如果有来生,我还是教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