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文章思考,语文课文跟现实生活是否有联系,自己在讲解的时候有时候也是一脸懵。今天再次看这个问题,忽然有了一些感触。
语文课文有什么用?最起码,语文课文解决了作者的一些生活问题,我可以先把作者写作的背景看一下,然后再仿照作者的写作背景,联系一下现实生活。
举例子说明一下:
我们最近学了一篇文章叫做《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是刘成章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细节我不多写,我现在仅把作者的写作思落整理一下。
(一)第一部分(1~4):鼓响前。(安静)
(二)第二部分(5~27):腰鼓表演。(激昂)
1:5~13段:宏伟的场面。
2:14~17段:雄壮的响声。
3:18~22段:击鼓的后生。
4:23~27段:奇丽的舞姿。
(三)第三部分(28~30):鼓声止。(寂静)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价值?
1:写作:以后如果我们写作描写表演的话,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写。按照表演前--中--后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描写具体的表演时,可以从整体场面,音乐,表演人,舞蹈,等几个角度来写。我们看见任何的舞台表演,都几乎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写。
2:观看:我们在看表演的时候,以往总是在看热闹,现在我们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观察,我们的眼睛级就可以多角度进行观看分析了。
3:生活:西北人的地域特色,人物的性格。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百度
4:了解一段历史
安塞腰鼓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战争和祭祀,是早期民间兴起的娱乐活动。腰鼓表演是群体性的活动,规模可以是几十人,也可以是几百人,最盛大的甚至是几千人。人们在节日和庙会时演奏安塞腰鼓,配合着锣鼓和唢呐,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氛围。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时,安塞的腰鼓队去给他们拜过年。解放战争时期,由安塞腰鼓改编的“胜利腰鼓”随着红军走向了大江南北。1959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拍摄,取得了圆满成功,知名度更加得到了提升。1994年,安塞腰鼓参加了新中国成立45周年天安门广场庆祝活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实况转播,全国人民都能从电视上看到安塞腰鼓的动人风姿。1996年,安塞得到了“中国民间腰鼓艺术之乡”的美誉……安塞腰鼓作为“中国第一鼓”,不断走进每个中国人的视野,也不断走向海外。---《语文超有料》
好了,先找这么多,以后再找,可以看看书,通过其他材料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