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红包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开始和央视春节合作,举办了微信摇一摇的活动,于是乎掀起了一阵狂潮,吃团圆饭时大家掏出手机一起摇一摇抢个红包,拜年时聊到一半一起摇一摇领个红包,看电视看到一半也要抢个红包。
从那之后,大家都习惯性地用上了微信红包。
2.B站弹幕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满足了用户的共情心理。偶然间在b站看视频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弹幕,瞬间各种同感呀:
“卧槽,这家伙和我想得一样”
“卧槽,这个东西你也能想到”
“卧槽,尼玛脑洞未免太大”
“这个是怎么鬼,卧槽,万能的弹幕,帮我科普了。”
于是乎,现在有很多人在无聊的时候,打开视频,如果没有弹幕,可能都不一定看得下去了,弹幕没有意思也看不下去了,还是B站弹幕大法好!!!
3.得到
2016-2017,很多人都说,这几年是属于内容创业的时代,微信公众号要开启付费阅读的说法时不时地传开,知乎开启商业化,分答在行火爆后又回落,papi酱爆红,咪蒙在自媒体的圈子一骑绝尘。小密圈贵圈悄悄传播,豆瓣推出“豆瓣时间”,这一切都意味着内容经济,知识变现的时代到来。
但这个说法真正得到认可还在于“得到”。
2016年初,由“罗辑思维”团队设计开发的一款主打“提供节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的app“得到”上线了。
尽管“得到”依靠着知识音频和电子书所聚集的用户群不少,但真正爆炸,大概是在6月,《李翔商业内参》上线,以199元/年的价格卖出8万份,价值1600+万元。
这个事件意味着“内容付费”真正成为可行的商业模式,如今伴随得到的,就是整个知识变现的浪潮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4.网易云音乐
我开始使用网易云音乐,大概是有一段时间,一大波人狂刷朋友圈,评论里大抵类似:网易云音乐绝壁良心产品,推荐给我的音乐都是我喜欢的,感动!
由于传播的力量,我情不自禁地把网易云音乐下载下来,然后也情不自禁地发了个朋友圈23333
现如今,网易云的算法推荐越来越进步,这款产品也越来越火。
5.知乎
据说在2011年知乎虽然拉了一大波精英来回答问题,尤其是各种科学的专业问答,但效果并没有那么好。直到有一天,出来了两个问问题的模板(ps:我也不知道这两个模板哪里来的):
1、你是如何评价XX的?
2、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出了这两个模板之后,人人都可以参与进知乎的回答了,知乎不再止于大牛的答题,用户参与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粘性自然也就高了。
而且这两个模板也挺有意思,用户除了想知道经历过的人是怎么想的,也想知道大牛又是怎么思考的,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到了现在,知乎依然很火,这两个模板依然存在。带有这两个模板的问题,回答数参与度也都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