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世界制造中心---画地为牢的温室大发展
八角捋须笑道:“说的不错。总体来说,宋朝的军事相当的被动,这是思想上的问题造成的。不过,宋朝在科技与经济等方面的建树,令世界瞩目。”
“由于宋人只关注对自己所在的这块土地‘精耕细做’,潜心发展工业和农业,因而第一次令中国成为了世界级的‘制造中心’。”
小武讶道:“世界制造中心?跟今天的情况差不多?”
八角笑道:“虽然比不了今天的情况,不过也颇具雏形。宋朝丝绸的工艺领先就不必多说了,在秦少游的著作《蚕书》中,还有缫车结构的详细记载、包括关键部件及用法,如何通过脚踏板产生动力、将丝被缠绕在线轴上等等。”
“另外宋朝在瓷器制造和绘画艺术等方面,上升到了很高的一个水平。别国也很难模仿和竞争。举个例子,正是在那个时候,研制出了‘秘瓷’等黑科技,但因制造工艺早已失传,如今连中国自己也做不出秘瓷了。在绘画方面,宋人开始大量使用从西方进口的昂贵彩色矿物颜料,甚至使得传统的黑白山水画暂时退出了主流。而这两者一相结合,又催生了匪夷所思的景泰蓝工艺,从萌芽到逐渐发展成熟。”
小武连连点头,兴奋道:“宋朝的科技水平听说是非常了得的。不但民间绝活叠出、技艺水平相当之高,居然连秦观这样的文官也是精通科学的!”
八角捋须点头正色道:“不错,宋朝的确有不少科举之士同时也兼通多门科学,这点着实令人惊异!比如,与王安石同榜考中的苏颂,他写过《本草图经》,不但涵盖了相当范围的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学问,而且给后代的读书人做出了向医学药学发展的启示。”
小武犹豫道:“苏颂?没听说过。”
八角捋须道:“苏颂乃是大才!除了医药学外,他也精通测绘和地图学,勘定过宋辽之间的边界。在天文方面,他曾画过多幅大型星图,包括你在盗梦时光鼎里看到的二十八宿分野图。还有,在开封府建造了5年之久(1088-1092年)的国家级水运仪象台也是由他设计的。这是世界上首个应用‘不中断’链条传送动力的装备,他也在《新仪象法要》中写出了设计要点。”
“水运仪象台是个超大型复合仪器,上层是机械驱动的浑天仪(天体测量之用),中层是浑象仪(天体运行演示),下层是司辰(自动报时器)。这个国家重器体现了苏颂在多方面的能力。”
图表24苏颂所绘水运仪象台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震惊道:“世上居然还有苏颂这种奇人?我竟然毫无所知!宋朝精通科学的官员,除了丁谓、我就只知道沈括!”
八角捋须微笑道:“说起沈括呢,正好也是苏颂的政敌!沈括长于天象观察与数学理论相结合,首次分析出太阳、月亮都是圆的,并且描绘出行星的轨道。同时,他在精测子午圈的时候,早于欧洲四百年发现了地磁偏角。”
“沈括同样设计和改进了很多仪器,包括计时的漏壶、浑天仪、日晷等,甚至还有暗箱,这就是后世出现的照相机的基础原理。他还擅长地质学、地貌学,认识到水的侵蚀和平原冲积作用,还发现并且命名了‘石油’一词。”
“在地图学方面,沈括奉命编绘了《守令图》---即《天下郡县图》。他在医学药学方面,著有《良方》;在农学方面,著有《梦溪忘怀录》,但是没能流传下来。这些研究成果都不乏有跟苏颂叫板的意思,而且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对抗。呵呵。”
小武听得接连震惊不已,半响才道:“宋朝的科技应该是超乎寻常的,即便是我原来也了解不深。但为何这些划时代的科技似乎对中国的历史并没有太大作用?”
八角哂笑道:“原因还是社会地位的问题,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宋朝始终将儒学或是理学放在最高的位置。因而科技就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或者是文官的副业、或者是《武经总要》的附录,或者只是工程人员的手艺。”
“由于宋朝政治并未发生本质性变革,因而科技就无法对社会具有决定性作用。尽管外国汉学家大都认为,‘四大发明’正是在宋朝改进升华、并开始影响西方的,然而对于宋朝的本身,它们的作用却被压低了。”
“甚至在苏颂、沈括等人钻研科学之时,很多政敌还会蓄意破坏其研究,从而达到打击政敌的效果。就连这两个天赋异禀、进士出身的科学官员,彼此之间都是政敌。所以在很多时候,宋朝反比不上西夏、蒙古等国的实用主义,他们更能利用好一些传自于宋朝的军事科技。”
小武连连点头,叹息道:“宋朝的政治,还是过于保守了呀,这是主流文化的弊病!不过,宋朝的工商业应该是极其发达的。听说当时还诞生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对吗?”
八角捋须笑道:“不错。宋人因为铁钱带起来比较笨重,于是就创造出了纸币。当然这也只是一说,原因未必可靠,因为宋朝官员常喜欢绕弯子解释问题。而他们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是为了节省钢铁,以便用于铸造农具和武器。”
“不过,在宋朝的记载里,已经出现过将纸币装在信封里、给官员们发奖金了。这种做法就跟现在的时代没多少两样了。”
小武呵呵笑道:“这样子发钱最最隐蔽了,旁人也看不出钱有多少!以前就连工资里多发了几串铜钱,都可能被买菜的人看在了眼里,然后就地涨价!”
“可见宋朝的文官们日子非常好过!而且不止是官员,据说那时连南宋守城门的兵卒都能够脚穿丝绸制的鞋子!这让偶然来访的欧洲人惊叹不已,因为他们家乡的贵族也大多买不起丝鞋的,可见宋朝的发达和富裕!”
八角捋须微笑道:“当时的欧洲和西亚人都称宋朝为‘桃花石’,意思是很多美妙的东西都是从那里来的。但是中国和西方的贫富差距并没有那么大,要说西方人买不起中国的一些大路货,倒也是有特殊原因的。”
“举个例子,西方在大殖民时期,曾经派船去远洋大量采购香料。这些香料在原产地根本不值几个钱,但是运到了欧洲就能卖个好价钱。但你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在出产香料的那些岛屿上,百姓的生活要比在欧洲富裕许多。”
小武若有所悟,道:“你是说,欧洲贵族买不起很多宋朝货物,只是因为市场遥远、运输不畅的原因。而他们如果能来到中国,肯定会两眼冒光、大量买入那些在当地随处可见、不很值钱的货物。”
八角微笑道:“当然了,一旦宋朝人发现了这一点,他们也应该对远洋贸易的巨额利润眼冒绿光,努力插上一手。那样,说宋朝具有全球领先的发达‘工商业’,就是名副其实的了。”
“然而在事实上,宋朝的‘商业’基本只局限于国内,因而它只是一个‘制造中心’。在远洋贸易这一块,宋朝的基本国策是外包给‘洋人’---北方的货物会经由契丹人商队卖往西方,而南方的货物则会由阿拉伯人船队运往西方。”
小武震惊道:“原来是这样!宋朝人是只管产、不管销呀!国际贸易的活儿都包给外国人去做了?”
八角捋须道:“宋朝皇帝据说也挺重视国际贸易,原因是每年可从这方面获得很多关税收入。尤其在南宋之时,世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商团垄断了海上航路与贸易,每年承包了相当数量的海关税额,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宋朝农业税的入不敷出。”
“然而对于国际贸易、宋人的态度也就大体如此而已了。出于文化保守等原因,宋人不太会离乡背井,主动去外洋讨生活,从而控制住更大范围的工商业。要知道欧亚间的传统商人民族,例如阿拉伯人和意大利热那亚人等等,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将中国货物囤积居奇,运到欧洲卖十倍价格乃是稀松平常之事。”
小武笑道:“明白了。但如果中国人想要跟他们竞争远洋贸易的话,估计这些外国人也会强烈反弹的。这并不容易去做,何况宋人在中国生活的很舒服,又怎么肯玩命讨海求生活呢?”
八角摇了摇头,撇嘴道:“宋人在中国生活的很舒服?可能你从文人雅士们的诗词文章中看起来是这样,因为宋朝的体制特别照顾读书人。”
“然而在整个两宋,农民的税务负担是非常重的。北宋末期的方腊起义,南宋初期的钟相杨幺起义,都有着几乎动摇国家根本的规模。然而士大夫们都津津乐道于如何扑灭这些农民起义,而韩世忠、岳飞等名将也正是从这两次镇压农民的事业中崛起,却无人肯深究农民造反的原因。”
小武大惊道:“原来韩世忠、岳飞都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我以前倒不大晓得。”
八角点头道:“其实宋朝的农业也是幸运的,薯类植物正好在这段时期传入了中国。由于番薯、地瓜等产量巨大,并且可以充分利用不适宜种稻子和麦子的土地,这大大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否则,宋朝绝对无法在人口数量翻了两番的情况下,也不向外扩张,还能‘幸福地活下去’。”
“西方的汉学家曾非常惊讶地提出了疑问,即宋朝的人口比初始时增加了四倍,但这等规模的人口膨胀却没有导致对外扩张,这在此前的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当然他们没想明白的是,宋朝的农业进步缓解了人口膨胀的压力,只不过农业产出增多并不意味着农民的负担减轻。事实上,为了养活这么多官员及众多的防卫军队,两宋始终无法放松对农民的盘剥,即使遇到了自然灾害之年。”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道:“原来这就是方腊等人起义的原因!据说方腊占领了江南相当大的地盘,这足以证明农民更愿支持他而不是官家呀!何况《水浒传》中提到的农民起义,还有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等,想必都不是空穴来风。”
八角笑道:“温室里面大生长,到了后来就未免太拥挤了,大家都会缺少生存空间。宋朝主流思想的画地为牢,造成他们强也在这里、弱也在这里。”
小武点了点头,道:“所以宋朝的理学应运而生。能将儒学演变成这样的形式,想必是因为处于这种封闭的社会环境吧?”
八角点头道:“不错。不过虽然宋人习惯了封闭式的发展,但别国却不会同他‘老死不相往来’。在这个时期,辽、金、西夏、蒙古,甚至大理和越南都与宋朝并存,时常有战争、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往。”
“另者,很多外国都对中国的唐朝留下了深刻印象。曾经强大之极的唐朝几乎是全东亚的宗主,传到了后世即使已不复存在,它也应该有一个继承人,于是公认这个继承人是宋朝,而不是同时期的任何其它国家。”
小武奇怪道:“你是说,别国会觉得唐宋两朝没有区别?乃是一脉相承?”
八角点头笑道:“不错。举几个例子,当时越南等中南半岛地区,都称宋朝人为‘唐人’,并吸纳了一些唐人移民来指导本国的科技。这些唐人移民的聚居之地,就叫做‘唐人街’。这也就是今天遍及世界各国的唐人街名称之由来。”
“而当宋朝最后的力量被元军彻底消灭的时候,日本天皇还下令全国百姓吊孝,为‘唐朝’的最终灭亡而默哀。可见日本人说的‘崖山之后无中国’,指的是唐人文化在中国的消失,当然也说明、他们认为宋人文化就是唐人文化。”
小武长吐了一口气,叹道:“宋朝的灭亡,确实是中华文明一个大时代的结束!老实说,宋朝就是富而不强的典范!在各国的眼中,宋朝也就是一块大肥肉,他们都想要宋朝的一些好东西,却没有人会承认宋朝的东亚强者地位!”
“所以回过头来看一看,宋朝就算再富裕、再先进,中国也不能再走这条老路,过小富即安的日子!何况宋朝的下层百姓,未必能享受到先进和富裕的好处!富而不强,终将变成别人打劫的对象!被灭了之后,别人什么都不会给你留下!”
八角呵呵笑道:“说起打劫,别人想打劫的,可能还不止是你的财富!要知道,正是从宋朝灭亡后开始,越南人开始自称为‘汉人’,以表示与‘唐人’有所区别。此后,越南不断试图证明他们更有资格承继中华文化的正统地位,在各种文献中将中南半岛土著的越南化、称为是‘蛮族汉化’。”
小武愣了半晌,眨眼道:“还有这等事?不过,莫非这也能从侧面证明,宋朝之后中华的文化变化太大了?后来的中国人反不及越南人更接近汉文化?”
八角捋须微笑道:“就连外国人都知道、唐宋文化乃是一体传承的,由此可知中国的黄色和绿色时代,共通之处还是很大的。然而到了下一个蓝色时代,中国人面临的局面是前无古人的,因而文化也必然发生了剧烈转折。”
小武点头道:“是否因为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请你给详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