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课结束了,于是准备出卷子。出卷子这种事每次都会拖,今年特意察觉了一下过程。
第一阶段:壮志凌云。今年轮我出卷子,好,我明天(上周二)下午就出出来,后天把复习ppt做好,就行了。
第二阶段:拖延。
上周二,只是看了一下往年考题,感觉题都出尽了,再想新题目好难啊。
上周三,拿出往年的复习ppt,稍作修改,范围框定。
上周四,复习。然后玩了一天。
上周五,玩了一天。
第三阶段:焦虑。周二,最晚周三就一定要印卷子了,怎么办?
上周六,开始搜罗考题,还有幻想要做出一张完美的试卷。
周日,焦虑加重,发火。继续搜集考题,几乎觉得这是个完不成的任务。自责的苗头出现。
第四阶段:解决问题。
周一,资料基本备齐。改变想法,目标缩小,我只要按时将卷子付印即可。划分任务,不再以整张卷为目标,而是先出几道设计题,进一步明确为先就某个知识点选一道设计题,修改它成为合适的题目。设计题之后,目标为出几道简答题。。。。遵循keep it simple法则,逐一设定小目标,逐一击破。
周二,做答案,顺便修正考题。周二时间比较少,答案做了一大半,没做完,但基本问题不大了。
周三,办手续,付印。
周四,继续做答案,发现个别小问题,记录下来,准备考试中提醒考生。
至此,整个出考卷的过程才结束。
从一开始计划的一上午,到最终近10天才做完。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平时做事的一个缩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是如何造成的?是因为我的内心有一个无所不能的“我”,“我”会根据身边其他人的效率给自己定一个不切合自己实际的计划,那是“我”的期望;同时我并不会因为借鉴了别人的效率而同样借鉴别人的标准,我的标准依然很完美主义,期望能让人眼前一亮。这说明“我”的攀比心,好胜心在事情刚刚起步时是膨胀的。
然后我会试图去完成“我”的计划,很快我身体里的两个小人就会打起来,然后理想主义的小人会迅速落败,因为那根本就是一个对我来说不可能的计划。接下来,为了掩饰内心的挫败感,拖延就开始了:不是我做不了,而是我不想做。随着拖延的增长,焦虑也水涨船高。此时,为了真正完成任务,提出的计划才是切实可行的计划,而我,也才能得以动手去做。
那么我应该怎么去应对此事呢?就是时时觉知自己的妄心,收起它,真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解任务,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做事不求有功,但求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