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弯湾
最近看综艺,发现了一段质量很高的对话。
在《向往的生活》六月12号那期,任嘉伦问何炅:
“何老师,你遇到过那样的朋友没有——你们小时候关系很好,但是因为你事业越来越好,他觉得你们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然后他就自己疏远你的那种?”
这时候,黄磊就接过了话,“你觉得那是你心里最好的朋友了对吧?那你就主动跟人家联系呗。”
任嘉伦:“但是人家会觉得有负担,他就觉得——他说他认识我,别人就会觉得他在炫耀。”
“那就是他的事儿了,让他自己消化吧”,黄磊说,“他得自己找个平衡点。人永远是 ‘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常常会失落在这个点,这个就需要时间。”
黄磊在这里引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太精彩了。
当然,黄磊跟任嘉伦的对话,还不算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部分,是接下来何炅和黄磊的对话。
何炅:“要接受这个(朋友疏远你)是常态,虽然我有很多朋友、我也很在乎身边的人,但是我从来没有一个奢望,要把任何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一辈子,因为这个……很难。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有的人他来他就是陪你一段。”
“木心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叫 ‘在百转柔肠间,一天天地冷酷起来’,这种冷酷是特别好的,他珍惜珍爱在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他从来不奢求或者从来不去要求对方忠诚于这一段”,黄磊接过何炅的话说。
何炅又补充到,“人只能要求的就是自己,人其实对任何别人都不能要求。”
接下来,黄磊就对何炅的话展开了解释,“炅炅说的这个,说了一个人生最重要的部分。这个也跟爱情婚姻是一样的,就是你尽量在爱面对友谊、爱情、婚姻的时候,要学会模糊一点。你一清楚,你就变成苛刻了,变成计较了,这特别麻烦。你看炅炅你交了这么多朋友,你最牛的地方就是,你从来不去计较对方的任何事情,所以每个人跟何老师最大的感受叫什么?就是安全感。因为何老师知道这事儿——没有谁会陪你一辈子。这话说得太好了。这个世界属于你,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一个小片段,可能是我觉得这期节目里最精彩的部分了。
一个人要是真的能彻彻底底搞懂了这几句话,那么,他真的就不会为为情所困了。
人们经常说,听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听的道理太多了,但就是听过而已,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人其实不需要懂太多道理,能把一两句话吃透、当成信仰,就已经能解决人生大部分的问题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任嘉伦、黄磊、何炅的对话中提到的那几句简单的话,你要是听懂了,人生、感情的事,就没什么好困扰的了——我现在就不困扰了。
第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意思很简单,就是人不怕穷,就怕有人比自己有钱;人不怕丑,怕的是别人比自己好看;人不怕矮,怕的是别人比自己高;人不怕无能,就怕别人比自己厉害……
像任嘉伦说他自己出名了、他原来的朋友疏远他,给他造成的这种困惑,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但我们通常都是“任嘉伦的朋友”,而不是“任嘉伦”。
任嘉伦的困惑都不叫困惑,最多只能叫感伤,偶尔感叹一下就没了,也不会真的天天拿这个当回事。
但任嘉伦的朋友就不一样,任嘉伦成功了,对于他来讲,就是一件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消化的事情。
我讲个我自己真实经历吧。
我大学毕业的第三年,跟原来宿舍的几个哥们聚会,吃完饭,在门口聊天,其中一哥们儿跟他老婆拌嘴的时候,无意间说了他过去一年交了二十多万的税。
那一刻,我心情一下就变得很沉重了,本来之前一秒大家还在开玩笑,笑得歪东倒西的,可是一听到他交税都交了二十多万,我的脸一下就僵住了,感觉胸口挨了一刀。
我心想,我一年连十万块都挣不到,你光交税就交了二三十万……相形见绌、灰头土脸,我太难受了,怎么别人那么厉害,而我啥也不是啊。
那一刻,我想起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互相送别,祝福彼此“前程似锦”。
“祝你前程似锦”真的是一句虚情假意的客套话啊,你的朋友要是真的前程似锦,你会真的打心底为他高兴吗?反正我就做不到,至少在听到他前程似锦的那一两秒钟我做不到。
就像王尔德讲,“任何人都能对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但要消受一个春风得意的朋友,则需要非常优良的天性。”
别人的优秀,尤其是亲朋好友的优秀,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人活着,总是想要证明自己是重要的,人家的重要,显得我一点都不重要了。
这种嫉妒,其实不只是存在于朋友间,亲人、情侣、夫妻、前任之间也是如此,在我们对前任的感情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你跟你对象分手了,他要是过得不好,那你会说希望他真的幸福,希望他能找到心爱的人,可是,假如他真的过得开心死了,天天秀恩爱,你还能打心底为他高兴吗?你不会。
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其实他不怎么喜欢对方,但是,对方一旦跟他分手了,而且过得很快乐,他就会痛哭流涕、难受,觉得自己“原来那么爱他”。
这不是爱,这只是你被刺痛了而已,只是别人的好,映衬了你的糟糕。假如你过得比他还好,你还会觉得你很爱他吗?你不会。
一般而言,只有我们自己过得比别人好,才会心甘情愿地祝福别人过得好。
所以,如果你想伤害一个人,无论你想伤害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你过得比他好多了,他就会难受。
我去年写了一句自认为很棒的话,叫“人活在世上几乎一切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试图去验证自己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马云很有钱,但你不会因为他有钱而难受,因为他不在你的圈子里,他再多出两千个亿,也不影响你的重要性。但你的同学、邻居很有钱就不行,因为他们有钱,会让你显得一点都不重要。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懂得学会接受别人比你过得好,即便是你的前任过得比你好,你也能接受。反过来讲,假如你很有出息,要学会隐藏自己的优越——除非你想刻意刺痛别人。
第二句:不奢望把任何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一辈子
朋友疏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不算什么事,这个没必要讨论——我之前调查过很多自媒体,但凡写友情的文章,阅读量都很低,这也说明了朋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其实真的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还是情侣、夫妻,给人带来最大痛苦的事,一般都是失恋、遭遇背叛、离婚。
这些痛苦,更多来自我们的幻想破灭。
很奇怪的一点是,我们居然把幻想当常态,这太可怕了。本来任何两个人,早晚都是要分开的,大部分人的情侣最终都是要分手的;接近一半的人都是要遭遇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背叛;年轻一代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要离婚的;自古以来婚姻真正幸福的人是无限接近于零的——这些才是常识、才是常态。
但我们却以为两个人能相爱一生,能一直甜蜜下去——世上哪有这样的事啊。
感情一直幸福,就跟买彩票一样,中奖是不正常的,不中奖才是人生的常态。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瞎期待了,期待什么契合的灵魂、什么“对的人”。别做梦了好不好,这是人的幻想,不是现实。
你把幻想当现实,你不痛苦谁痛苦?
任何情侣都可能会分开、任何人都可能会出轨、任何婚姻都可能会离婚,而且这个可能性一点都不低。
你别在遭遇背叛了每天哭诉“人应该终于伴侣”——人是应该终于伴侣,但该不该跟会不会,这是两个概念。
做好任何人都会离开你的准备,比如早一点明白你父母终究会离开你,那就好好对他们,不要等他们死了你再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些恶心巴拉的事;比如早一点明白情侣都是会走散的,恋爱的时候,如果不喜欢早点分开,别耽误人家,如果真喜欢,那就尽可能的做好自己、好好爱人家,不要在分手后再说你多么后悔、多么舍不得那些让人听着特别尴尬的话……
第三句:人只能要求自己,对任何别人都不能要求
很多人活一辈子都理解不了这句话。
婚姻之所以会被细节打败,就是因为要求太多。
一听这话,有些人就不乐意了,马上就说,“他是我老公,难道我不能对他提一点要求吗?”
那换个角度,他是你老公,他就不能对你提要求?他向你提要求你会开心吗?你说你会开心,那,如果他提的要求是“我要求你不要对我提要求”呢?
婚姻的幸福跟提要求的次数成反比,要求越多,婚姻越不幸福。
为什么提要求越多,婚姻越不幸福呢?
因为“要求”包含了两个让人最不舒服的东西,一是压力,二是否定。你对他提要求,就是给他施加压力;你对他提要求,就是否定他现在。
比如一个女孩对男友说,“我希望你能上进一些,能挣更多钱”——这就表明,女孩在给男友施加压力,也否定了男友现在的样子。
提要求是一种很粗暴、很偷懒的做法,它几乎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除非你是他的领导。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被爱;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很多尊重;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是可以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四句:这个世界属于你,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句话是对前面三句话的延伸和总结。
你在意别人过得比你好,所以你痛苦;你期待别人不要离开你,所以你痛苦;你要求别人听你的,所以你痛苦。
一切皆由心造,看起来是别人影响了你,其实是你自己的念想影响了你,而你的念想落脚点又是别人,别人又是你掌控不了的——你说你不痛苦谁痛苦?
萨特讲,他人即地狱。
当你把你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那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控着你,你就变得很被动。
所以,我首先反对结婚是一家人嫁一家人。“一家人嫁一家人”可是用来描述客观现实,但不能用作思想指导;其次,我反对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人的事”这句话,应该由第三方来说,而不该由婚姻中的任何一个人说。
对于具体的某一个人,婚姻就是一个人的事——你要不要结婚、你要跟谁结婚、你要不要离婚,其实你都可以做到你自己说了算。
别抱怨婚姻中的另外一个人,因为你本可以不结婚,结婚遇到什么样的人,那都是你自找的,出现裂痕、过不下去了,你离婚就是了,过不下去又不离,这也是你自找的。
我们来人间一趟,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其实你没有拥有什么,你也不会留下什么,你就是来人间旅游的,一切都是体验、一切都是经历。
就像你去贵州旅游,去看黄果树瀑布,你不会想着把黄果树搬你家去吧,你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就是一个游客而已——可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很自恋,以为自己是主人,喜欢啥、想要啥,都想据为己有。
于是,求而不得、事与愿违,就构成了我们痛苦的大部分内容。
但如果你明白人生就是一个无限游戏,它的终点就是死亡,那就不存在“结果”的说法。把人生比喻成旅途,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旅游是不讲结果的,不是你走半天结果收获了什么,唯一重要的就是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尽可能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好、尽可能不要被别人打扰就好。
两个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同学,不管是父母还是夫妻,能好就好,不能好就自己过自己的,有那么难吗?为什么非得要绑在一起,为什么非得要一起走完一生呢?
事实上,追求两个人幸福一生,是我们的观念里非常糟糕的部分。很多因情自灭、因情灭人、因情抑郁、因情痛苦,就是因为“携手一生”这样的观念毒害太深了。
我们要追求的是自己幸福一生,而不是两个人幸福一生,两个人幸福一生是对一个人幸福一生的补充,而不是前提。
——完——
作者简介:李弯湾,情感领域作者。关心人的情感、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愿同各位一同成长,避免走散,欢迎知音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