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霍金
又是一次猝不及防。
巨星陨落——
“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3月14日,亦是爱因斯坦的生日,伽利略的忌日。
如此重合。
又一个名字升起在星空里。
生死之门的开启,从来难料。
这一回,被震动的是整个世界。
我看到这类新闻,第一反应往往是:它是真的吗?
这样的名字那么频繁而自然地响在耳边、写在书本上、出现在纪录片里,而名字的主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然而震惊也好,不信也罢,事实,总是逼迫着人不得不接受或好或坏的结果。
在文章中读到的霍金,在剑桥的草坪上安和地晒着太阳,仿佛近在眼前,脑中便幻想着,在阳光之下绿茵之上,远远见到这位老人时该是何等情景;纪录片里的霍金,淡定又从容,用自己的智慧把我们带进深邃的星空;演讲台上的霍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自己热爱的科学,像一位最平凡的老师;社交平台上的霍金偶尔卖萌,掳获全球粉丝;接完“冰桶挑战”后,他继续着自己一个又一个的预言……
可他分明是老师口中让人仰望的至高之人,分明是书架上一系列世界著作的作者,分明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分明是轮椅困不住的站在科学巅峰的“巨人”。
身体受到限制,思维却空前自由,闪烁着人类之光的智慧就这样在无限的银河隧道中延伸开来。
多少人以追随他的脚步为荣。
我们的的确确仰望着他。
而他却告诉我们:“不要仰望我,要去仰望整个宇宙。”
宇宙。
这个词承载了多少梦想,又承载了多少心血。
从粗泛的肉眼到精密的仪器,从初窥门径到登堂入室,从战战兢兢到大步向前,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仆后继。虽“像煤深埋在地下,挖出来的只是一小块”,但累积的、碰撞的、填补的、创造的,又岂是史书中寥寥几页可言?
汗青共万万页,页中共万万人,留名者寥寥,大名鼎鼎者更是寥寥。热爱若此,投入若此,贡献若此,不枉在这宇宙中漫游一遭。
相比宇宙而言,人类太过渺小,但正因为渺小,我们千万年来向前迈出的每一步,方显出独一无二的伟大。
生逢这个时代,有机会和伟人共同探索,见证科学的惊艳突破和人类智慧的高光时刻,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去仰望星空,别只低头专注脚下。努力感知你看到的一切,思索宇宙的存在。保持好奇。”
霍金是去赴天上的盛宴了。和牛顿、爱因斯坦等真理之子一起,继续着科学的切磋研讨。
从银河最深处走来,又从时间的简史中离开。像一颗彗星,虽然陨落,但终是留下耀目的痕迹。星体后长长的发光的尾巴,像鼓励后人继续探索的余音,长长久久地回响在广袤的宇宙里。
哦,不是离开。
他是回归。
如愿地、真正地,融进了他所热爱的穹宇里。
他本就属于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