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类高校在目前而言,主要是指在名字中冠有农、林、水、地、矿、油等字眼的高校。这类高校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是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承担了特定的历史任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但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许多综合性大学优势的逐渐显现,使得行业特色类高校所面临的问题更加突显。比如,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改革力度较小;资金筹措能力不足,办学经费短缺;人才培养质量欠佳,综合素质不高;吸引人才力度不够,尖端人才匮乏以及社会声誉相对较低,生源质量不好,等等。这些问题反过来进一步制约了行业特色类高校的发展,使之陷入了恶性发展的怪圈。
这个问题的根本矛盾在于学科结构的单一,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促进学科的转型升级,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这里说的综合性大学不代表“千校一面”,而是以综合性为基础,突出优势和特色,形成“一超多强”的学科布局的大学。)
资源总是有限的,行业特色类高校的各种资源更是稀缺。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有“博弈论”的思想和“田忌赛马”的策略。不能“摊大饼”、“撒胡椒面”,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该为的时候一定为,在不该为的时候绝不为,努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力争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我看来,行业特色类高校在学科的转型升级上应采取四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学科。
行业特色类高校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就是跟行业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比如,农业高校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就是农科和生命科学;林业大学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就是林科;地质大学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就是地球科学等等。对于行业特色类高校而言,这些优势和特色学科是“立校之基、立校之本、立校之要、立校之源”。这是这所高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因此,对于这些学科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优先支持,使之成为本校所有学科中的“高峰学科”。
但做大做强优势学科不等于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守着原有学科的“一亩三分地”不去“开疆拓土”,而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将优势和特色学科中更具优势、更有特色的部分建设的更好。一所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对于本高校的所有学科而言无疑是最强的,但优势和特色学科中依然有优势不突出和特色不明显的学科方向。比如,农业高校的优势和特色是农学学科,而农学学科中包含了动物医学类、动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自然资源类、草学类、林学类、水产类、农业工程类和农林经济管理类等众多子类学科,其他行业特色类大学与农业高校相比在学科设置上有相似的情况。即使是以农学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农业大学,也不会每个子类学科都非常强。因此,对于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应该有重点、有选择、有先后、有主次。
一般而言,行业特色类高校的学科发展与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其中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因此,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建设要想做到有重点、有选择、有先后、有主次,就应该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行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就应向哪个方向跟进。以农科的发展为例。首先,农业的发展从整体规模上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比重会越来越低,农业的总体产值是趋于逐渐萎缩的态势。其次,农业的发展从分化方向上来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集约化、规模化和精准化,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等成为农业新的发展方向。由此,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决定了农科应朝着“横向缩规模,纵向提质量”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应缩减农科的子类学科规模,将那些招生情况较差、科研产出较低、社会效益不高、应用前景不明的子类学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现“关停并转”,要么直接砍掉,要么停止招生进行整改,要么并入其他子类,要么使其转变研究方向。同时,将“关停并转”后所节省下的资源投入到优势和特色学科中更强的部分中,以此促使优势和特色学科迈向高精尖的水平。
第二步,着重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学科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一千多年前,大学在欧洲诞生之初,一般只设置了神学、法学、哲学和医学四门学科。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步分化演进出了理学、工学、农学、文学、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等学科,形成了现在的十三大学科门类。可以预见,这十三大学科门类在未来肯定会发生变化,有的会逐渐萎缩消亡,有的又会分化出新的学科。学科的发展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因此,学科的建设也应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对接,最好是超越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引领社会发展,而不是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脱节。所以,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尤为重要。
新兴交叉学科怎样培育?其中涉及到两个问题,即新兴学科的培育和交叉学科的培育。
对于新兴学科的培育,应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瞄准科学前沿。以信息科学的发展为例,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是现今及以后发展的大趋势,那么相应的学科,如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发展上就要与之衔接起来。二是瞄准社会需要。有些科学前沿不是当下的社会需要而是未来的社会需要,新兴学科的培育既要着眼于未来更要服务于当下。因此,一些新兴学科的设立应当与社会生产需要对接,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要,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三是瞄准科学难题。破解科学难题是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新兴学科的培育可以直接对接科学难题。比如生物医学对接癌症研究,地理科学对接地震预报等等。对于交叉学科的培育,涉及到学科的均衡发展,主要在第三步中展开论述。
第三步,强力扶持弱势短板学科。
行业特色类大学要发展,不仅要让优势和特色学科更加凸显优势和特色,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要补齐弱势短板学科,绝对不能“一条腿”走路。当然,这一步的前提是已经具备优势和特色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怎样补齐弱势短板学科?
一是找准弱势短板学科。行业特色类大学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即认为弱势短板学科就是自己没有的学科或发展非常弱的学科,所以在建设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就努力去建设那些自己没有的学科。其实不然,弱势短板学科并不一定是或不全是自己没有的学科或发展较弱的学科。因为,对于行业特色类高校而言,有的学科根本不需要发展。比如,农业大学的弱势学科自然就是工科和人文社科。但农业大学所谓的工科的弱势和人文社科的弱势与其他大学有着本质区别。农业大学的工科肯定没有理工类大学的工科强,农业大学的人文社科肯定没有一些师范类大学强,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再具体一点,某农业大学的工科有个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某理工类大学的工科也有个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如果你是理科生,高考时肯定会选后者。同样,某农业大学的社会科学中有个专业是经济学,某财经类大学的社会科学中也有个专业是经济学,如果你是文科生,高考时肯定也会选后者。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就如同一个人的天赋一样。
所以,对于农业大学而言,工科和人文社科中的许多子类学科根本不需要发展,因为与其他高校相比根本没有竞争力,而需要发展却没有发展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弱势短板学科,这些学科就是文史哲和理化生,这种文理基础学科。师范类大学更容易成为综合性大学的原因正是因为有坚实的文理基础学科,总能找到学科交叉点,培育出更多新学科。中部某师范类大学在三农问题上的研究令许多农业大学汗颜,究其一点就在于基础学科较为扎实。所以,行业特色类大学的弱势短板学科一定是文理基础学科。因此,行业特色类大学要转型的话就必须加强文理基础学科的建设,再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发展体现自己学科特色的工科和人文社科。
二是加大资金等资源的投入。行业特色类大学在学科发展上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即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与其将资源投入到那些弱势短板学科,不如将资源继续投入到优势和特色学科中,这样才能永远保持优势和特色学科的领先地位。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优势和特色学科与弱势短板学科之间必然形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巨大差距。其实,这种思想忽略了一种事实即优势和特色学科既然已经是优势和特色学科,那么它的发展必然有其内生的动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它汲取和聚集资源的能力比弱势和短板学科要强。假如学校一两年不给这个优势和特色学科投钱,那么这个学科受到的影响可能会很小,而将这部分钱投入到弱势短板学科中可能获得的效益更加显著。形象的说,优势和特色学科就像一个已经吃的很饱的人,弱势短板学科就像一个饿了几天的人。让一个吃饱饭的人饿一两顿是没有关系的,把本来给那个吃的很饱的人的食物分一点是饿了几天的人,很可能就救了那个人的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持续投入优势和特色学科必然带来边际效益递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弱势短板学科的扶持上一定要破除上述思想的束缚。不仅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和其他资源的投入上也要加大扶持。
第四步,积极改组合并同类相似学科。
行业特色类大学中有许多学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至少在某一点上有同根性和同源性。如果说学科交叉是为了培育新型学科,那改组合并则是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与聚合,使已有学科更加强壮。
在此,以某农业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来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一般都设置在资源环境类的院系,但就地理信息科学本身的发展方向而言,一般有遥感、测绘、制图和二次开发等几个方向。一看还是个信息类专业,但对于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生而言,在就业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力。搞编程不如计算机专业,搞测绘不如测绘工程专业,搞地理不如地理学专业。所以,地理信息科学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很尴尬。
但与此同时,在这所农业高校中还设有土地资源管理学院和园艺林学学院。这两个学院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中都涉及到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而本专业的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掌握显然不如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生扎实。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结构性矛盾,即土地资源管理和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有了“摩擦”,不能有效地无缝对接,而造成这种“摩擦”的原因就在于处于不同院系,造成资源的分割。
再从社会应用的角度来看,现在城市的建设都强调“多规合一”,即把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统一起来,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四种。试想,如果该农业高校能够打破常规,将资源与环境学院中的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土壤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学院中的土地资源管理学,园艺林学学院中的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抽出来,建立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学院”。这样的话,对外有效地对接了社会需要,对内整合了学科资源,解决了学校内部各学科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对人才培养也有利好,可谓一举两得。而且,这种模式是其他高校难以模仿的,因为它不具有该农业高校所具有的学科特征。我想,对于其他行业特色类高校而言,也会有类似的情形。只要找到学科间的关联点,就可以实现改组合并。
行业特色类高校的学科转型升级,不仅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现实考量。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善谋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