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中提到颜真卿早期的字体,看起来工整秀丽,与他后期的笔迹相差甚大。在书法史上,颜真卿留下来的作品很多,每一幅都能不相同,而又能从中看出相承的脉络和不断变化的轨迹。看懂了这些作品,也就能读懂他的人,了解他在书写时的当下所抱持的心情,感受到他的天真自然之性。
《颜氏家训》中特别提到一句话是“不以书自称”,我理解的意思是即使这个家族中书法名家辈出,但是最被看重的反而不是书法,而是修身,修心,修德,即使因书而成名,也不可自夸,因之沾沾自喜。
也有人评价颜真卿的作品是“书以人贵”。对这种观点我既赞成也反对。颜真卿品格正直,立身方正,无论为官做人都可称楷模。晚年时,唐德宗听信宰相卢杞的谗言,下诏令派颜真卿去招抚叛将李希烈。这样的诏令无疑是让颜真卿去送死,同僚家人都劝说他先拖延时间不要去,寄希望于皇帝会改变诏命。但是颜真卿没有拖延停留,给家人留书一封,嘱咐他们“奉家庙,抚诸孤”,然后在亲族为他送行的酒会上,酣然一醉,在房前的廊柱间跳起舞来。
他当然知道,此一去凶险万分,很可能有去无回,但是仍然回复劝他不去的人说“君命也,将焉避之”,这是他认为自己为官为臣应进到的本分。所以即使再凶险,也义无反顾。
李希烈见到颜真卿后,不但没有被劝降,反而劝颜真卿归顺他,并许诺他宰相的高位。颜真卿反问李希烈是否知道颜杲卿?李希烈当即明白颜真卿是绝对不会归顺他的。因为当年在安史之乱中,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守常山郡,力拒叛军,并派自己的儿子颜季明担任联络官,奔波在外。安禄山先是抓住颜季明,威胁颜杲卿投降,未果,于是杀颜季明。后经过六天的苦战,常山郡被攻破,颜杲卿被俘,被押解到洛阳。见到安禄山后骂不绝口,被绑在天津桥的桥柱上,凌迟而死。同一天,参加抗击安禄山叛军的颜氏族人,“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
颜杲卿死后两年,战事稍平,颜真卿经过四处寻找,只找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骨和哥哥颜杲卿的一截腿骨,于是在安葬两人的遗骨后,写下了《祭侄文稿》。此书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排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后。其中有整整一行,在写好之后,被全部划去又重写过。为什么大书法家会在这么庄重的一份祭文上反复删改涂抹?看到文字内容,我们就会了解了。被改过的地方是“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短短一行,悲愤难以自抑之情从纵横涂抹的笔画中,几乎要破纸而出。
颜真卿是用自己哥哥和侄子的事迹来向李希烈表明,高官厚禄的诱惑对他没有作用,严刑威逼他也不看在眼中,他既有兄有侄如此,便会让自己守住名节。李希烈无奈之下,只能软禁他于蔡州龙兴寺。在这里,颜真卿为自己写下了墓志与祭文,因为他已经抱有必死殉国的决心。在被软禁了一年多之后,就在唐军取得胜利之时,颜真卿被缢死在龙兴寺,终年七十五岁。
其实颜真卿的身体很好,在动身去劝降李希烈之前,他为了证明自己身体甚好,还让人取来席子绕在身周,然后从中一跃而出。我想,若不是被贼所害,老先生的天年应该还有好多年。好好活着,已尽天年,当然好。可是,为了国家和心中的“义”,他还是选择了慷慨赴死,也是一种坚持。
颜真卿青年时代写的字,秀丽端正,可做楷书范本。中年之后,字体越来越朴拙天真,看久了,有一种任性自然的气息流露。古人说"大巧不工",我们看颜帖,不应只拘泥于字体字形的端正好看,还需用心细细体会字里行间那种返璞归真,去尽浮华技巧的本真。
后人爱戴颜真卿,多是因为他的忠烈,但是我更愿意大家在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之后,再来读他的书法,能更好的体会到什么是“人书辉映”,“人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