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一个古镇名唤震泽,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乡,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古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美如画卷,古镇上有一座古典老宅名叫师俭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堂共前后六进,有码头、商铺、花园,大大小小的房间共100多间,有着江南小故宫的美誉。
师俭堂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修建者是当地的首富徐汝福,其“师俭”二字源自《史记》:“后世贤,师吾俭。”体现了堂主对后辈的寄望。这位集官、儒、商于一身的主人,把师俭堂的功能划分得十分清楚。北边的四进厅堂是居家的庭院园林,幽静典雅;南边的两进是个米行,热闹而繁忙。米行挨着运河,有码头便于运货。最早时,师俭堂是三面临水的,可以前门上轿,后门下船,方便得很。
师俭堂占地2700余平方,在震泽算是最大的一个宅院,而这个最大的宅院里却有一个中国最小的园林——“鉏经”园,“鉏”这个字,在一般的字库里不出现,且它与“锄”字同音同意,是“锄”字的异体字,所以现在出现在文字资料上的都是“锄经园”的名称。从匾额上看,它是清同治三年建,即1864年。
“锄经”来自于“带经而锄”的成语典故,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这个典故说的是西汉有一个官员名叫倪宽,他精通经学和历法。倪宽幼时聪明好学,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他就在当时的郡国学校伙房帮助做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这就是至今为人们传颂的“带经而锄”的故事。
园子取名“锄经”,自是以此典故来自勉,同时又有警戒于子孙后代的用意。这这与师俭堂取名“师俭”、提昌勤俭节约、崇俭尚廉,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
前面说到,这个锄经园是我国最小的园林,是因为它的占地仅240个平方,当初师俭堂主人建宅子的时候,地方不够大,故而只利用院子边上的一块三角形地带建成一个迷你微型园林。
锄经园的面积不大,但设计巧妙,亭、厅、楼、阁、假山、曲廊……园林的基本元素样样齐全,四面厅、五角亭、回廊、藜光阁等建筑精巧的星布其间,东边沿壁是一回廊,西边垒起假山,假山上面倚墙建了一个半亭,充分利用空间,不显拥挤。建筑群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围墙上空花漏窗,疏远阔朗。
锄经园北宽南窄,曲廊尽头处有一座名为藜光阁的二层楼阁,是师俭堂的制高点,是师俭堂的主人特意为其母亲而建,为的就是让老人能居高临下、四面赏景。而藜光在汉典解释中即是烛光,与藜光同义的是“藜火”,藜火一词有一个的典故:说的是汉朝刘向受命在皇家图书馆校书,夜晚天黑,则默读,有一神仙老头看不过,用竹藜吹火点燃烛光,并授予天书,让他成为一代宗师,当然神仙授书是假,他刻苦读书是真。于是“藜火”就成了“夜读或勤奋学习”的代名词。看来楼阁取名“藜光”与园名“锄经”、宅名“师俭”也算是一脉相承。
园中文石铺地,曲径通幽,一眼望去,建筑群落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围墙上空花漏窗,疏远阔朗,木香花随处攀援,清香幽远。假山上花树杂陈,满眼缤纷,园中无水却宛若有水,颇为神奇,所有江南园林中的重要元素,这里一样都不少,只是设计得更精妙,以小见大,以巧取胜。
锄经园历经沧桑,却风采依旧,其所蕴涵的园林文化也依然闪烁光芒。据说它刚一落成,便与师俭堂其它建筑一起成为江南水乡的重要文化符号,令走进锄经园的游客,无不啧啧称奇,现在该园与师俭堂一起,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震泽古镇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