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道是本能?
在回家的路上,身后坐着一个阿姨,高铁也算是公众场合,姑且不算偷听吧,那位阿姨电话里聊的话题是关于结婚生子的。
话题的主角是她的侄子,夫妻结婚已经两年,房子也有着落,逢年过节若是不回家就去旅游,平时没事就在朋友圈撒撒狗粮,日子过得很不错。
“小两口日子倒是挺滋润的,但是他家里人开始挂念为什么还没有小孩了”。阿姨的声音属于轻柔型的,若是教书应该会让人睡着,但这句轻柔的话竟让我感到一丝寒意。
万物繁衍生息,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当我看见草原上母牛正在哺育幼仔,小羊在母羊身边形影不离,我会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一幅景观。若是一家人,父母孩子一家和睦,那样的画面也是非常温馨的。但我不理解为何上一辈会催下一辈做繁衍生息的事情,因为这是大自然中所没有的,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我所体会到的寒意,就是这“跨代”的催促。
我忽而想起,各国骂人的话语中,与“繁殖”相关的内容其实占大多数,而在汉语的咒人话语中,有一类是诅咒其后代不健全的。在大自然中,一个不健全的后代意味着很快会被自然所淘汰,而母亲则会非常伤心并渴望再次怀孕。因此,父母催促自己后代结婚生子的原因,可能是人类作为生物的一种本能,为了证明自己的后代是健全的——能够生育。
二、是家族还是个人?
抛开上述的猜测,许多为人父母的催促子女结婚生子,或许是因为他们看不得不完整的事物:一个单身的成年人;一对没有子女的夫妇;甚至一对只有女儿的夫妇。这在自然的角度看来其实也是合理的,毕竟所谓“家族”必须有子有孙,这样才算是延续。但是,尽管孟子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站在自然角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把全人类的事情全部压在一个家族身上,这是不妥的。
一个大的背景是,当今世界的很多人是生活在和平社会之中的,父母“逼婚”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这个情况下,许多人或多或少的开始思考一个两百多年前提出的问题:人为何存在?这个问题引发的后果是,一些人开始跟自己生活着的社会保持距离。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家族观念”正在逐渐弱化。
“在学校待了十多年,不让谈恋爱,毕业后就被逼着去结婚生孩子”,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着这方面的压力。有些人或许不敢说出来,但这其实就是在试着否定自己的父辈,否定所谓“结婚生子是天经地义”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在“人类社会的规则”的角度思考繁衍后代的事情,而事实将会证明这是正确的。
三、请认真对待
当我回到家,听说一个17岁的女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或者一个16岁的高中生不敢去看自己妻子生小孩时,我一面感叹自然的力量,一面感叹他们简直生活在原始社会。家族延续的观念不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而随着社会保障越来越好,赡养父母这一社会缺陷也将被社会自身填补。结婚生子问题的主导权,应该回到父母身上才对,但也不应该是16岁的父母,他们自己都还没真正步入“社会”。
父母催促子女结婚生子的理由,从身边的例子中也能总结出几个来:父母可以帮忙带孩子、父母在家无聊有孙子陪、父母也面临着身边各种社会和同辈人的压力。但,不管怎么说,“造人”应该是个很严肃的事情。用一句鸡汤文来说叫:人因为委曲求全所犯的错误难道还少吗?
Ps:关于爱情问题,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或许是本不错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