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我读了一本假的《月亮与六便士》,因为这本书里既没有提到月亮,也没有提到六便士,于是我去看了另一个版本的《月亮与六便士》,然而,除了斯朱兰(主人公)的译法不一样之外,并无不同。
无奈,由于本人实在缺乏文学艺术修养,参不透本书精髓,于是去看了书评。
豁然开朗!
果然书名是有意向的。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现实,你是选择理想?还是选择现实?
《月亮与六便士》是本小说,小说都会有个主人公,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姓斯朱兰的男人,原本在英国有着体面的工作,高额的资产,幸福的家庭。突然有一天决定去追求理想——画画,于是他给妻子留了一封信后就消失了。起先在法国,住着简陋的房屋,饥一顿饱一顿,只要弄到够买画布、颜料的钱就开始作画,他的画作鲜有人赏识,只有极少数人能看出他是能够开辟绘画界新纪元的人才。这个极少数人(我还是很难记住歪国人的名字,笑cry)接济了他,在斯朱兰重病的时候把他接回家,让自己的妻子照顾他。这个悲剧的极少数人的妻子无可抑制地爱上了斯朱兰,但是斯朱兰是个需要但又厌恶肉欲的人,他只关注画画,对感情极其淡漠,即使后来这个女人因他服毒自杀,他也觉得无所谓。后来在法国没法混了,贫困交加,乘船去了大希地,大希地是个相对欧洲更适合他的地方,能够包容他异于常人的性格和行为。在大希地斯朱兰娶了个土著老婆(没错,他原配在英国),土著姑娘有房产、有园林,斯朱兰就住下来一心作画,几年后死于某种当时治不好的病。像很多艺术家一样,生前穷困潦倒,死后作品价值斐然。
可以说,斯朱兰确实是选择了“月亮”,而且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却没!有!一!丝!迷!惘!因为他就是要画画。
故事里斯朱兰的形象很负面,抛妻弃子,言语恶毒,人情淡漠,甚至有些恩将仇报,但这都不影响他的艺术修养之高。这些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人,我们只要去欣赏他艺术的一面就好了,不要去探究他的人品。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娱乐、体育明星。
正常能成事的人,心中是没有迷惘的,就是说,心中不想着六便士的时候,才能看的到月亮,或者说,把攥紧六便士的手松开之后,才能去触碰月亮。借用《怎样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里的一段话。
并且,你是否喜欢一件事情往往也都是由非理性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做这件事情很有前途,选择了这个职业会让你活得很光鲜,成为某种人会很酷等等,然后就想把这件事情设立为你自己的终生目标,然后试图逼迫自己去为此奋斗,这是不可能的。
当在做某件事之前先衡量起得失,基本可以判定这不是顺从内心,而是顺从理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更是幸福的,他找到并且得到了月亮。虽然在世俗的眼光里,这种月亮不要也罢,还是六便士抓在手上实在。但是,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把自己的世界观套在别人的身上,也是狭隘的。
最后,po上斯朱兰原型,保罗·高更。与梵高、塞尚齐名的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就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高更选择了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