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我用一份30分钟完成的策划和倔强,获得了人生第一个offer。面试的HR是一位“毛发十分健康”的男人,我很感激他的赏识,虽然他在我加入公司1周后就跑路了(暂时离开)
身份证就是我的入职证明!公司近20人就挤在一个办公屋内,最早的工作是文案专员,由同事提出需求,我来编写文案。最早的工位是会议桌,入职第二天,“大工位”的另一侧就有了“战友”,从我的第一感官是:这个人怎么黑不溜秋的,竟然和我一样没有工位!暗自嘲讽(没错,我在3天后发现这就是我的老板)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据说这是一个很深奥的观点和论述,对当时的我而言,在老邓的一次创业论会议后,就已被洗脑。原因是一句话“为大学生的成长而努力”!
这句话其实是我在之后自己归纳写下的,意外的成为大家坚持下去的一种无形力量和勇气!
2014年10月公司濒临破产,从杭州市中心,集体迁移至郊区2000租金的房间内,三个卧室就是三个部门的办公室,大家的薪资统一是1500元(虽然半年没有发过),平均年龄23岁,几乎都是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创业,第一次离开校园!自然有人扛不住压力,工作的、生活的、家庭的、学校的。。。
我时刻思考着,为什么我还不放弃,平均1周离开1~3人的速度让人寒心,一边是理想,理想下是悬崖,我们站在悬崖的最底部向上仰望着,臆想着,又疲惫着!
创业对我而言是什么?
是口袋里50元却要和别人侃快乐的G点!
是差一点断绝父子的关系却死不悔改!
是没有薪资去借钱,要瞒着所有亲近的人!
是买了一碗泡面,还能一起分享的生活!
2015年2月,几经波折的我们终于获得了第一笔天使投资,我并不知道天使投资真正的含义,我只知道,我们能喘口气多活一会了!
2015年3月13日,我告别医院正式回归,公司人员已扩充至40人,版图也拓展到全国的8个城市。在三月,我做了一个大胆决定!
即结束了公司早晚例会的壮举后,我又成为了公司第一个主动内部跳槽的员工 → 向产品进发,从产品助理开始。
加之失恋,我便一门心思的钻入对产品的学习,从整理客服反馈需求开始,到平台业务的流程图绘制、产品的PRD文档、“专业测试”,甚至程序员鼓励师!虽然我的智商远低于我的情商,好在我的脸皮也足够厚。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创业公司却截然相反!
责任越大,能力越大,这时你便会遇到“瓶颈”,面对瓶颈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我却十分享受。慢慢的开始,我和高于我能力的人比较,和大我1岁的人比较,和大我2岁的人开始比较。。。到现在与大我5岁的人比较,这时我失去了:
自己的年龄(1994年8月23日是我的生日)
休闲娱乐和睡眠
单纯的快乐和浪漫
我得到的:
责任、压力、野心、产品的成就感!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非常赞同老邓的创业观,虽然大多数的时间我并没有把他当做我的老板而是竞争者。(我经常会认为他很low,但又被他调教成我自己更low)
我明确地知道我是在为自己创业,而不是为别的人,我时刻知道自己的成长和价值,我会犯很多的错,需要我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填坑、设计规则、完善逻辑,在我能够真正的独当一面之前,我需要更多的放低姿态。
在我信心爆棚(被各种挖墙脚是本因)时,母亲对我说了一句话:你现在的一切都是青团社给的。
我几乎每天都会重温一遍,这是母亲对我最大的礼物和馈赠支持。
创业一年:文案专员→新媒体负责人→产品助理→产品经理
若说这是从0至1的过程,我更愿意理解为从0至.1的变化。
2015年是创业的元年,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几乎全民创业,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人人都在创业,似乎不创业就没渡过青春一样,工作不是互联网就是傻逼似得!
事实证明,90%的人是在用工作的态度去假装创业,就像越来越多的人拿阿里巴巴作为一个跳板。
芝麻信用的接入是我的跳板,而我接收的第一件事:花40分钟的时间看书,让自己保持安静。当晚毫无疑问的通宵,却解决了商业逻辑、产品逻辑、产品原型、需求文档,当然还用keynote装了逼。
多多当晚陪着我通宵,没有指导,却让我有了信心和安心,也同样感谢给予我机会的小邓(产品领路人)。之后,我从大客户模块作为切入,接手了web及实习板块。
产品经理,长路而慢慢,在泡沫下的我们更需要时刻保持清醒,认知自己,正如母亲对我说的话并没有造成压力,而是让我时刻的审视自己。
创业是发酵的可卡因,若你用心试过,甚至会认为比爱情更美妙,这是一种病态,我却享受着,也理性着。
一年前,创业是因为激情,一年后,创业是一种承担。
.1的过程将持续下去,创业不息,初心不变
为大学生的成长而努力!
青团社--产品经理-盖强(强子)
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