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所有的职场人都在焦虑。焦虑贸易政策会使业务开展停滞不前被优化,焦虑经济下行行业崩塌企业倒闭失业,焦虑人工智能和超人类时代到来被无情取代,焦虑人到中年职场触顶天花板夭折,焦虑永远成不了风口上的猪,焦虑数十年的后半场职场如何安放。
在选择大于努力的口号振聋发聩的当下,职场人游走于各类求职软件和交友类、人脉类应用,试图能够以最高效率发现一个潜力股努力坚守,实现3年上市套现财富自由,可以追求自由人生的职场机会。
是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开智的后职场时代。这个时代有以下文化特点:
对工作单位/工作机构此类词汇很不适应,类似农业时代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遥远;
对职业经理人、金领、白领、蓝领的第一反应,是曾经的腕表领带,黑白两色搭职业装与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身穿蓝色工装的富士康员工;
曾经边吐槽边卧槽创造稳定收入,旱涝保收的人群比较容易识别,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抱着媳妇熬成婆的晋升态度迎来中年危机,要么已经跳楼要么准备上天台中。。。
当下自媒体时代的职场,是每时每刻被阶层、黑马、创业、PE/VC、IPO等概念冲击的时代,坑文化盛行,一般职场人都小心翼翼地避免踩坑,努力地填坑争取早日跳出火坑。
大家在寻找的是:不是坑的工作
其实标准只有一个:合适。能够很好地结合你的天赋,兴趣爱好,能力,叫合适;能够在你想不计得失大展拳脚的时候获得充分的施展空间,也叫合适;能够接纳你的怀孕生子并安然回归,更是合适;能够通过摸爬滚打守得云开雾散赚到第一桶金,已然人生赢家,根本无需是否合适的理由。
很多招聘平台越来越多考虑求职者的体验并改进了产品设计,如展现更多雇主信息,简历处理效率,处理时间,面试评价等等。但是,实际情况下合适仍是个极为复杂的函数,合适只不过是函数刚过及格线的最终结果而已。
譬如某XX直聘APP的口号:牛人遇Boss。听起来似乎很完美,有种郎才女貌相见恨晚的意境,很完美的相遇,何止是合适!但细细品味,何谓牛人?似乎没有什么门槛限制,阿猫阿狗上去都变成了牛人。何谓Boss?似乎除了个别初创起步公司的创始人之外,HR专员,总助/秘书都可以代替Boss。最终便是以几十万的所谓Boss匹配数百万的阿猫阿狗,来验证牛人遇Boss的概率。
这便是现实中合适的概率,存在太多不确切的干扰因素。因此如果想要找到合适的最终答案,我们有两条出路:确保现有函数的参数准确性,或者重新建模。
合适的基础是充分的透明
从非主流的职场的“槽”文化转向“坑”文化,其实从心理上已经折射出国内被职场洗脑几十年后,职场自我价值意识已经觉醒,职场人对一份工作的认知已经从生存保障开始转向追求职业高效发展。
或许是知识付费经济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显著的事实:薪资成本只是不考虑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下的最低成本而已。
因此,无论是中年危机阶段的80后,上升阶段的90后,物质基础明显改善的95后,都越来越明白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也更加愿意为此付诸更多的精力于时间去验证。
每个职场人都非常清晰如何走进职场并被职场接纳,但大多数时候仍然无法给自己一个坚定的理由。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寻找员工
惯例:
1. 完整的个人履历
包含了从高中至大学以及研究生、实习就业以来的所有详细信息;
包含了父母婚姻子女、朋友及社会关系的全面信息;
2. 1-3轮面试
现场考察候选人的形象气质、EQ/IQ、语言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3. 背景调查
通过专业机构对个人信用及财物现状,过往履历中的公司及职位进行调查;
通过过往履历的企业HR或上级验证候选人的人品、能力及业绩真伪;
经过品行及专业能力的全面考察,并当面确认近期是否有结婚生育二胎等计划,符合企业要求正式录用进入试用期。
企员工寻找企业
惯例:
1. 招聘网站岗位描述,百度企业相关新闻,企业官网介绍,政府工商网站查询企业资质
2. 面试过程中与企业实体,以及HR和部门负责人接触
经过反复了解,仍总有种隔靴搔痒雾里看花的感觉,是否接受offer也变成了几个offer中选择相对感觉更良好的那个。因为各个环节的无从考证:
环节一:招聘岗位描述问题
此处举个极为简单的例子,曾经常看到某些文案招聘岗位明确要求候选人能够写出10万+的作品。在自媒体时代,一个具备产出10万+的商业价值与一个文案岗位的薪资相比如何,已经简单过1+1=2,除非是作者有着放着数万/条的广告不做而去做一份常规万元左右的文案工作的逆常规逻辑。
其它大多数情况下,更多的都是笼统与公式化的描述,仿佛打开两个不同企业同样岗位的需求描述,对候选人的要求是一样的。
环节二:企业相关新闻及官网介绍
此处你要知道的是,99.9%的情况下,这些内容不是公司创始人写的,而是公司笔杆子根据其授意基于某种事实发挥的,发挥程度大小全看观众的想象力和接受程度。
环节三: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状况
想了解的公司详细发展战略,以及现有的市场具体业绩状况,通过HR或部门面试时尝试了解。至于能了解多少和准确度高低,可能还要看HR/面试官是否真的知晓以及愿不愿意透漏。
因此,对于员工,常见市场类岗位的薪资结构中会有基础部分及奖金部分,奖金部分会设置达标门槛。只有当达到目标方才发放,如不能达标则不予发放。但是,对于企业,从没有类似的倒闭、跑路、Metoo现象的事前明确的补偿机制。
或许作为法人,公司会说,因为政治、市场/行业环境等问题,企业不能保证确定的有效存续时间,因为经理人的人格特质,发生个别例外情况纯属意外。
环节四:公司文化、价值观/管理层理念、价值观/直属领导风格
首先须知所谓的福利及制度皆为表象,因实际情况浮动的尺度会远超预期。其次关于高层及直属领导的三观问题,只能通过曾与其共事的员工才能得到准确信息,暂无其他渠道。
因此,在当下的职场选择中,出于感觉而非理性的逻辑思维结果其实等同于不做选择。
工作、职业、事业
伴随近两年自媒体的一片繁荣,看到最多的词汇便是梦想,诗和远方,看世界,听到最多的便是商场上大厦起大厦倾,创业上天入地功败垂成的种种。原本以为职场谜题已经澄澈通透,不再是困扰大众的话题,但是通过对职场的深入观察,似乎其中不乏的是折衷后沉闷的丧与迷失。
前段时间曾与某500强企业朋友聊起该话题,听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该500强自2017年攀顶至历史高峰后局势急转直下,截止7月份与该友人聊及时,突发的内忧外患已经迫使该500强系上市公司停牌频频,不断出售资产以求断臂生存。然而即使是在如此颓然的局势之下,却仍有在本年初校招确定的应届生入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公司高层、HR以及周围同事都已旁敲侧击,希望点醒这位新人,但是对方却无动于衷。
从现实角度该500强的招聘要求是很严苛的,校招甚至社会招聘的硬性标准为国内排名前30名的高校,或有海外留学背景。而上述的那位新晋同事,则是毕业于国内前几名的工科院校。当周围同事善意提示公司几乎没有研发团队可能需要做市场类工作时,对方则表示欣然接受,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这只是个别案例,也似乎在印证学历并非个人的事业所及高度的充分条件,个人对自我兴趣爱好的挖掘,对一个人身份符号象征的职业追求,以及对终生事业高度的矢志不渝,才是真正促使一个脱离校园不久便能迅速成长,数年之内便能取得一定职业生涯高度,或者事业初有建树的原因。
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诚如上文中提及的职场新人,无论是因为不自知不探索的沉睡,还是因为满足于一份前景不堪的收入的装睡。
职场废立新说
职场,伴随着与大学校园的脱离同步而来,多数人并没有看到的是,其实还有“准职场”。在准职场阶段,所有人身披菁英学子的身份,暑期兼职一窥职场并不能算完整意义上的职场认知,最后的机会便是实习阶段。
在从准职场跨入真正的职场后,那些没有真正自我认知和强烈探索欲望的大多数,均会迅速以随机概率遭遇以下职场状况后继续温水煮青蛙,直至猝不及防的中年危机。
1. 螺丝钉模式:低附加值重复劳动
2. 原点循环重复模式:多次履历没有质的提升
3. 与公司、领导理念不合模式:公司发展空间有限,与领导三观不合
4. 无法忍受办公室政治模式:官僚、裙带
5. 中年危机
或许,职场现状也同样是一场修炼,但是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未真正寻求自我救赎的《葵花宝典》。
或许,你也曾屡次挖空心思找寻适合自己的方向始终不得而知。那么,就请尝试从兴趣、爱好、价值观、信仰等出发,去找到基于此类特点的工作岗位,找到此类职业的职场达人,去向他们真正了解需经历哪些磨难吧。
或许,你也曾对过往的公司文化、领导风格、办公室政治感到窒息,那么,去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真正的情况再做决策,你会诞生不一样的视角与观点,或许那正是适合你特质的土壤。
或许,你的学习能力和成长速度远远大于现有公司、甚至行业并且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那么,向其它行业的资深人士求索吧,去嫁接你的跨界思维和能力。
或许,以往你会觉得很难找到给予你以上答案的人,因为无论求助于你的老师、父母、亲属、同学、朋友可能都无法给你想要的视野和观点,因为专属的观点藏身于专属的小圈子。
但是,时至今日,随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正在迎来全新的颠覆式解决方案,一个新的模型:个人实时链接专属圈子个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立之道,同样适用于职场。
司享猫,实时链接职场个人与个人,因预而立,去选择真正合适的公司、领导、文化,这些才真正构成一个合适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