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作为西周北边的大国,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直到一代有为国君晋文侯的出现,晋国再次成为整个西周的顶梁柱。
晋文侯也算是比较悲惨一位仁兄,刚出生就碰到自己老爸晋穆侯跟条戎干架失败。
晋穆侯发誓一定要洗去这次耻辱,而为了不忘记这次失败就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仇。
奋发图强之后晋穆侯打败了条戎,洗雪当年的耻辱,更碰巧的是自己又一个儿子出生了,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晋穆侯就为自己这位孩子取名成师。
想想看晋文侯还真是悲催,他父亲一看到他就想起自己的耻辱,而一看到他弟弟就晋穆侯就想起自己的辉煌,所以弟弟相比晋文侯不受父亲的待见。
所以晋文侯虽然有太子之名却无太子之实,但是当时还是西周,虽然西周的统治已经不是很牢固,对于周礼大家遵守也不是那么严格,最起码被誉为中兴之主的周宣王经曾经破坏过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晋穆侯最终还是没有废除晋文侯的太子之位
不过虽然晋穆侯没改立太子,但是晋文侯的继位还是出现了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不在他弟弟身上,而他叔找他麻烦。
晋穆侯死后,晋穆侯的弟弟篡夺了君位,晋文侯一看情势不好就跑了。
不过这晋文侯那可是一代猛人,四年后单靠自己的势力就干掉自己的叔叔,重新夺回君位。
那一年是公元前782年,同年周宣王去世,其子姬宫涅继位,就是玩火的那位周幽王。
十年后,玩火的周幽王把自己搞死了。
他的弟弟与儿子各自在一部分势力的支持下称了王,分别是周携王、周平王。
至于谁是正统这是很难说的一件事,周平王身为前太子,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法则下,他应该是正统的,但是他此时背负着弑父的恶名,所以相比之下由周幽王残余势力所支持的周携王更正统一些。
而晋文侯是支持周平王的,这并不是晋文侯认为周平王是正统的,而是因为可以从周平王这里获得利益。
毕竟就帮这位搬了一家就获得了许多土地的合法权益,这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晋国的土地已经好久没扩张了。
晋文侯对周携王其实并没有敌意,起码在当时是没有敌意的,但是情况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十年后,晋文侯发现周携王的存在已经妨碍到了晋国的发展的,既然如此在晋文侯眼里周携王就不是正统的王,是乱臣贼子,那就需要消灭。
其实吗所谓的正统需要的是所有人的支持,只要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即使不是正统那也算是正统, 或者只要剩下一个,那么这个自然就是正统了。
晋文侯二十一年,晋文侯杀死周携王,结束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史称“文侯勤王”。
对于晋文侯干掉周携王的做法,周平王是很开心的,不管晋文侯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起码晋文侯是帮自己出去了人生当中最大的敌人。
《国语》对晋文侯的这个做法的评价是:“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 , 晋文侯决定周平王的命运。
从此以后周平王就是正统的王了,往后的历史当中就将那位周携王淹没了。
周文王又是写文章又是送仪仗,作《文侯之命》一文,又赐给晋文侯“秬鬯一卣;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弓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
这样的赏赐在整个晋国历史上只有三人,分别是晋国始祖唐叔虞、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还有就是这位晋文侯了。
不过晋文侯的目的为何,但是晋文侯的做法维持东周初期的稳定。
而整个晋国在晋文侯的带领下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晋国迅速成为北方强国,而晋文侯又吞并倗、霸、韩、先、沈黄等小诸侯国,大大扩张了晋国的领土,为日后晋国称霸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
唯一可惜的就是晋文侯死后,后代都太不争气了,居然连区区小宗也斗不过,整整六十多年的时间当中晋国陷入曲沃代翼的内乱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