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5
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结束。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摘抄自趣历史
300年历史,30天阅读。
摘抄:因为看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讲,就是悲观。我经常看历史,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王朝也是如此。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然而,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此前,我讲过很多东西,很多兴衰起落、很多王侯将相、很多无奈更替、很多风云变幻,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徐霞客)
对历史没啥兴趣的我,读完了这本书,并且深受有感触。《苏菲的世界》算是我对哲学感兴趣的入门书,《明朝那些事儿》现在算是我对历史感兴趣的入门书。我为什么喜欢阅读?也许是因为我太迷茫了,总想去书里找答案,希望能够解决我的迷茫;也许是因为我喜欢听故事,想知道别人的故事。《明朝那些事儿》算是我接触比较另类的书籍了,讲中国明朝历史,还讲得那么白话易懂,我认为我看懂了。在生命线中,我们觉得时光很长很长;那些耗光生命线死去的人(我已故的爷爷),他好轻好轻,轻得像羽毛,轻得像尘埃,我们大多数人也注定是这样,好轻好轻,轻若羽毛,轻若尘埃。
读一本书,总是会想起其他读过的,有感触的书。每一本书都自带色彩,自带思想。读完一本书,我记不住细节,我只能朦朦胧胧的记住那本书给我的大致启发。最近总是在怪自己读书太少,甚至有时候还责怪父母没能给我太多阅读上的帮助,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年少时读书太少,现在有个人意识了,在不断地补充。
《苏菲的世界》哲学入门书,书中的小女孩和哲学家一同超越了书,来到作家和女儿的世界,看着作家将自己和哲学家的故事编写成的书送给自己的女儿当做生日礼物。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第二本哲学白话文读物,名人趣事,神学、科学与数学,我们现在所学的各类学科最最最起源是哲学,从古至今,哲学家们一直一直在思考,我们为什么来?我们来了要干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从古讲到今,此时此刻的我们在追求的实用主义,能用的就是好的,而理想化的完美主义。
《我想看到的世界》韩裔美国人写的书,有一位负责,在关键点上不予余力帮助自己孩子的母亲,致使自己的孩子走在成为精英的路上。我顺着她成长的道路,看到了另类的风景。在那些高等学府,世界名校里住着更大比例的无私奉献者,他们乐于激发自己学生的兴趣,源源不断的供给,无私的奉献。
《穷查理宝典》是讲查理·芒格的事迹,他无时无刻不带着书籍,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就算到了七老八十了,也是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很有耐心的等待着,等待着能落入怀中的好球,一旦发现这样的好球,并迅速的拿下,然后又是长长的、耐心的等待。一个终生学习者,一个有耐心的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耕耘。从他那里知道了痛苦人生的三味药:第一味药是,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第二味药是,尽可能从只从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第三味药是,当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
《明朝那些事儿》明代的帝王,明代的名将,明代的朝臣,明代的圣贤(王守仁),明代的游侠(徐霞客),兴了衰,衰了兴。300年的故事,化作书本,我阅读了30天,再过一段时间,在回忆这本书,我只需要3分钟时间。人的记忆压缩能力,人的遗忘能力,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