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到儿子常去的游泳馆续费,刚进门就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被奶奶带来游泳的孩子,正哭着不肯下水。
这个孩子看起来两岁左右,已经被戴上游泳圈放到了水里。他的一只手拉着奶奶的衣角,另一只手抓着泳池的边缘,嘴里不停喊着:“不要不要!奶奶!怕!”
奶奶一手扶着他的手臂,一手把水浇到他身上,安抚着他:“不怕不怕!戴着游泳圈呢!没关系的!”可是那个孩子还是一边哭一边说“怕”。过了一会儿,奶奶有点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哭了!跟你说了没什么可怕的!你下去试一下就知道了!”
这下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两只手死死地抓着泳池的边缘想往上爬。奶奶拉住了他的手,大声说:“你是男孩子,怎么这么爱哭!你再哭!再哭奶奶不喜欢你了!”
我赶紧走上前去,对那个奶奶说:“阿姨,孩子说他害怕,不如先让他出来,抱抱他吧。”她看了我一眼,对我说,“小孩子都是这样的,让他多试几次就不怕了,男孩子哪能那么娇气。”说完继续把水浇到孩子身上。
我不忍再看下去,付好钱匆匆离开了。每次遇到这样的家长,我都有想要上前去制止他们的冲动。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就算是一个成年人,强行让他去尝试害怕的事情,他也会心生恐惧,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可能很多人会说,如果孩子一说害怕,就迁就他们,不让他们去尝试,那岂不是错过了很多让他学习的机会。
没错,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做尝试,克服他们的恐惧心理,但却不能强行让他克服恐惧,而应该要讲究方法。
那么,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理解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我们懂他的感受。
在孩子说害怕的时候,家长的同理心非常重要。我们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和接纳,同时,一定要避免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胆小、这有什么可怕的”之类的话。
因为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他们安全感的来源。如果孩子感到恐惧向我们求助,得到的反馈是不理解和否定,那么只会让孩子丧失对亲近的人的信任,把孩子越推越远。
所以,如果他因为害怕而哭泣,就让他哭一会儿宣泄情绪,可以试着抱抱他,告诉他妈妈/爸爸理解你的感受,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2、和孩子沟通交流,搞清楚孩子说害怕的原因。
等孩子情绪舒缓冷静下来之后,和他好好沟通,搞清楚他说害怕是因为真的感到恐惧,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如果孩子是因为真的感到恐惧,家长就需要找到令孩子恐惧的原因,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克服它。
另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太少,孩子发现一说害怕就能得到家长的关注,于是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害怕。
发生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增加对孩子的关注,多陪伴多倾听,多关注孩子的需求。
3、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鼓励他接触陌生事物,多做各种尝试。
在表达了对孩子的理解、找到孩子说害怕的原因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
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这个世界未知的事物太多了,对于刚刚接触这个世界不久的孩子来说,未知就是恐惧。黑暗、嘈杂的声音、毛绒玩具、风雨雷电…都可能是孩子恐惧的来源。
在孩子接触到未知事物的时侯,家长要用语言和行动告诉孩子,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比如,很多小孩子都害怕放鞭炮。如果在孩子第一次接触放鞭炮的时候,家长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高兴,而不是带孩子躲起来,那么孩子对放鞭炮这件事的害怕程度就会大大减少。
总之,任何时候都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正确的用语言和行为引导孩子,就算孩子一直都有无法逾越的恐惧,也依然会热爱生活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