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书共读,已经走进了第三个环节——交流课。
执教老师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冉建川老师。她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和线下孩子的互动更是以引导与鼓励为主,整节课上,她带着孩子畅游在精彩的文字中,感受着阅读的快乐。
一、触摸文字,感受狐狸爸爸的了不起
冉老师由一首小诗引入课堂,小诗中的奔跑,引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然后又从上节课的遗留任务引出了这节课的问题—— 孩子们,你从哪些地方发现了狐狸爸爸的哪些了不起呢?或者说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呢?结合上节课我们关注到的细节来思考,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我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在这里,冉老师注意了言意兼得,既让孩子通过文字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又让孩子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
于是孩子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狐狸爸爸的了不起。对狐狸爸爸又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所感受到的。在兴趣的指引下,孩子们走进了文本深处,触摸了文字的温度,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狐狸。这是一个乐观向上,聪明勇敢,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的狐狸。
二、联系实际,寻找自己爸爸的了不起
一节好的阅读课,要让孩子能走进文本深处,同时还能再跳出文本来。冉老师的这节课就处理的特别的好。先是带着孩子走进了文本深处,从字里行间触摸到了一只让孩子们骄傲的狐狸爸爸。然后又带着孩子走出文本,回归生活,去寻找自己爸爸的了不起。
三四年级的孩子,阅历还是太浅,要让他真的去找自己爸爸的了不起在哪里,孩子可能很有局限性。但上了这堂课后就不一样了,孩子已经学会怎样去找狐狸爸爸的了不起。大部分孩子就能通过迁移之后,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自己爸爸了不起的地方了。在相互交流之后,经过思维碰撞,又会迸射出新的火花。这样就带动那些个别的不会寻找爸爸了不起地方的孩子,也能找出自己的爸爸了不起在哪里了。这样的设置一举两得。
三、提升素养,学习运用作者表达方式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真正的语文教学并不是教课文的内容,而是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的。
在教学目标中,冉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目标: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表达,写出自己的狐狸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冉老师注意渗透提炼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课程结束时,冉老师布置了创意习作——请孩子们放飞自己的想像, 并仿照达尔爷爷写三个农场主的夸张描写的方法,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整个教学过程由“”理解内容——认识形式——实践操作“三个环节组成,几个回合之后,大部分学生就从“理解”到“运用”,有了一个内化迁移的过程,话语的建构,表达的建构,也就逐渐建立。
最后,在小结环节,冉老师选择播放音乐《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让学生明白, 面对一些在自己想象中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要鼓起勇气去尝试,勇敢地战胜自己,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一个人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都要靠百倍的的勇气来应付。而别人给予的仅仅是辅助、引导。当困难来临时,绝不退缩,相信自己、靠自己百倍的勇气来战胜一切困难。如果你静下心来面对困难,你会发现,自己就是一个积蓄着无穷力量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被勇气填满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也变成了最了不起的模样。
语文素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它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更不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就能提升,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常的阅读课中就像冉老师所设计的交流课那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从理解到表达这样的一个过程。
让我们带上笑脸,保持勇气,加倍努力,去拥抱梦想,用每一滴汗水去创造奇迹,用坚强去赞美我们的生命。这既是冉老师课堂的结束语,也我今天这篇总结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