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出现
- 点赞是Facebook发明的,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在社交新闻网站Digg(掘客),挖掘功能是早期点赞功能的雏形
从三个方向分析点赞功能
产品方
- 如果没有点赞功能,编辑需要自己去阅读浏览内容并判断是否可以推荐到主页,需要花大量时间审核质量,运营成本高
- 质量较高的内容可能没有被及时关注而被淹没
- 编辑的口味无法和用户100%契合
- 让每个用户都参与到运营中,节省成本,且符合用户需求
内容消费者
- 点赞=高价值(筛选作用)
内容生产者
- 点赞=内容受到认可→正向心里反馈→激励用户生产更多内容(激励作用)
点踩功能的出现
-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网红为争夺流量关注无下限)逐渐出现,在社区类产品中尤为常见,且带节奏的偏激言论热度超过理智客观分析发言
- 降低举报和评论反击的交互成本
- 被踩次数过多→折叠内容不再展示→对内容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 为了避免传递负面情绪,许多APP(like b站)不公开点踩数
- 点踩和点赞功能的联系
1.点赞和点踩联动,点踩一个降低一个点赞数,照顾内容生产者的情绪(虎扑APP)
2.踩和赞相互独立→用户可以更清楚的获知内容后所代表的“民意”(如微博评论)
3.不上线点踩功能,方便熟人社交(如微信APP)
4.减少负面情绪传播,尽量弱化踩功能的形式,如设计成小拇指的样式(支付宝APP)
2016年Facebook对点赞进行调整
- 增加五种新的表态,微博也借鉴→长按大拇指会出现悲伤、愤怒、高兴、惊讶和赞五种表情→增加交互成本→提升点赞价值
部分社交产品逐渐弱化点赞功能
- 2019.3 Twitter在测试的灰度版本中隐藏点赞功能
- 2019.5 Instagram在一些地区隐藏帖子的点赞数
- (筛选、激励) 对点赞数的关注超过内容本身→缓解用户压力, 专注讲诉故事
- 数据无法反应真正的内容价值